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2016年11月1日 19:34  中國經濟網  作 者:溫濟聰

近些年,互聯網重塑了消費領域,而今天,互聯網這個“堅定而純粹的變革者”,正在推進工業產業加速進入下一個時代。這一波浪潮,正是互聯網對工業產業重塑、今天被很多人稱為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而德國人將之稱為“工業4.0”。

“互聯網思維”恐怕是過去兩年中國企業界最熱門的詞匯了,同樣,“工業互聯網”和“工業4.0”正在被很多人熱炒。但是當我們冷靜下來,尤其是每一天都在實業中間面臨各種挑戰的企業家們和管理者們,我們要評估一下:我們真的需要工業互聯網這個轉型嗎?我們離工業互聯網到底有多遠?我們真的應該參與其中嗎?

按照聯合國工業統計的標準,中國已經是全球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之一,中國工業的產能規模只有美國可以相比擬。但是在邁向工業互聯網的全球競爭中,美國、德國、日本都希望借助這一新的競爭利器甩開正在追趕的新興國家,確立自己新的持續優勢。目前來看,在互聯網轉型方面,中國的大多數企業有三個軟肋。

第一個軟肋就是時間,所謂時間就是在關鍵技術方面的技術積累。工業產業中間的材料技術、工程技術、基礎技術的研發,乃至生產工藝和流程設計,可不是寫軟件代碼那么簡單,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實踐檢驗才能形成。這些正是以德國和日本為代表的企業的巨大優勢。中國企業的現代化發展只有不到30年的時間積累,在這一方面中國企業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可以加快步伐,但是無法用所謂互聯網思維,或者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代替這個過程。沒有核心技術,基礎研發薄弱,就需要這些企業沉下心來,一步一步走完這個積累的過程才能實現真正的突破。

第二個軟肋是軟件技術。這個軟件并不是今天互聯網公司流行的APP軟件,或者交友軟件,或者電子商務軟件。在工業系統中,最關鍵的軟件系統是產品和生產過程的設計軟件、產品數據庫軟件、控制軟件和生產管理軟件,包括我們常用的三維設計系統PLM和生產執行系統MES等。所有搞工業的人都知道,在這些領域里最為關鍵的軟件技術和能力幾乎掌握在美國、德國或者日本公司手里。而國內企業中的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此類軟件系統開發、實踐的佼佼者。其自主研發的MES、WMS、APS、一體化平臺等產品涵蓋供應鏈、倉儲、生產和管理的各個環節,貫穿企業信息化全流程,不同的功能模塊能相互組合,極高的靈活性大大滿足了不同規模和行業企業的個性化定制需求,MES可以實現對上層ERP對接支持并通過ERP提供BOM、訂單和計劃來安排生產工作,使工廠的整體流程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為企業搭建完善的信息化平臺。這些解決方案能為企業監控生產數據,使管理者能洞察秋毫;讓企業倉庫井井有條,高效無積壓;有效解決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有效降低消耗和浪費;幫助管理者分析海量的信息數據,為決策的制定獻計獻策。

第三個軟肋,在于芯片技術和傳感器技術,這些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或者芯片相關的突破,也是在實現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必須形成的重要產業支柱。

“我對今天中國工業距離工業互聯網的差距并不悲觀。其原因在于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有著各種各樣技術發展的可能性,只有當我們意識到這些差距,扎實深入地進行基礎研究和實踐,拋去空想和空談,趕上發達國家才有可能。而歐美國家其實最擔心的是中國企業在這方面的發力,尤其是軟件技術的發力。如果講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物理產品的革命,那么工業互聯網時代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信息和軟件產品的革命。只有對此有清醒認識,才會讓我們采取正確的戰略舉措。” 易往信息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 輯:章芳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