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太笨了。”
很少能夠聽到如此毫不避諱的自嘲,然而,這已經是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兼終端CEO曾學忠今年以來的第三次公開反思了。
曾經被稱為“中興大男孩”的曾學忠,今年已經43歲了,對于剛剛走過“不惑之年”的中興副總裁,“笨”,一直是他的心結。
在曾學忠看來,近幾年,中興一直在試錯中成長,不是做不出來好的產品,而是學不會抓住風口,吃盡渠道短板的虧,既不會玩水軍,更不會玩資本。笨企業遇到了快時代,節奏通通踩不準,注定只能被當炮灰,中興和曾學忠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
2014年初,臨危受命的曾學忠,確立了沉下心只做精品的戰略,啟動了代號為“阿波羅工程”的研發項目。整整18個月沒有新品問世。一年多以后,隨著天機系列的橫空出世,那個低調到快被大家遺忘的ZTE終于在產品上迎頭趕上。
今年是曾學忠進入中興的第二十個年頭,如何找到發展的高速公路,是個難題。曾學忠能帶領中興終端完成逆襲嗎?
一家“笨”的企業
2014年1月被正式提拔為中興終端掌門人之前,曾學忠在中興通訊中國區總裁的位置上坐了八年,工作重心偏向營銷口,創造了不少銷售神話,是一個典型的“工程商人”。
在不惑之年登上事業的另一個高峰,成為中興最年輕的執行副總裁,不可想象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事實上,中興耕耘手機業務多年,曾創造過許多經典產品,但在市場上一直缺乏存在感。
2011年,中興曾推出過一款神機Blade880,銷量破千萬,創造了一機難求的熱潮,因為這款性價比的爆品,中興智能終端一下子沖進全球前四,但之后就再平寂無奇。
曾學忠回過頭來分析認為,意識到當時互聯網的風來了,但中興眼里只有產品,沒有風口,沒有對商業模式的推敲,沒有饑餓營銷,白白錯失了商機,聰明的小米卻借著互聯網這陣風成功了。
2013年,中興第一次推出沖擊高端的機型Grand S,售價超過3000元。工藝和設計在當時遙遙領先,還獲得了國內唯一的紅點設計大獎。但是,中興又一次失敗了。“因為國產品牌還沒有到沖擊高端機的時候,我們走早了一步,所以成為了先烈。”于是Grand S提前退休。兩年后,持續發力渠道營銷的,公開渠道市場運作的vivo和oppo卻憑借著唯美的設計和精品的定價策略成功了。“是我們誤解了時代。”曾學忠說道。
2014年,中興又一次推出星星系列,創造性地發明了智慧語音的應用,走唯美的工藝設計,適合線下渠道的定位,希望借此拓展渠道。但是,由于定制機數量太多,結果品控出了問題。
談及過往的失敗,曾學忠說:“我們太笨了。”
當笨企業遇到了快時代,究竟應該相信什么? 中興應該如何自救?
“那段時間我常夜不能寐”
一連串的踩錯節奏,讓中興口碑慘遭滑鐵盧。Grand S最初在京東的用戶好評度曾達87%,但之后星星1號和星星2號,分別僅為82%和84%。“那段時間我常夜不能寐。”
曾學忠說,有人說用戶是笨的,容易被左右,在現今這個時代容易被情懷、跑分和一些貌似酷炫的說辭所打動。但我認為歸根到底用戶是聰明的,每個人只會為好產品買單,要做精品就是要向蘋果致敬。在曾學忠看來,在打造精品上,中興的缺點不外乎是兩條,由于定制機型多,品控參差不齊,軟件更新不及時。
2014年,曾學忠臨危受命,接棒終端掌門人。這一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11.67億部,較上年同比大漲了25.9%,小米出貨量達6112萬臺,增長227%,其他的選手也都高歌猛進。
而面對如此瘋狂的一年,中興卻只能痛定思痛,在2014年年初,由曾學忠率領團隊重定未來方向。臨危受命的他,面對如此高成長預期的一年,決意回歸產品基本面,回到用戶那里。
2014年1月,曾學忠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大幅縮減產品,產品數量從300多款減到76款,一直到現在的Nubia、Blade、Axon三大系列。同時,中興啟動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研發項目,內部代號為“阿波羅工程”,旨在做出真正的精品,重新贏回消費者的心。
“18個月沒有旗艦機發布,這期間我兩個最好的兄弟因為品質問題‘下課’了,沒有辦法,我用一句話終結了我們10年的友誼,沒有質量就沒活路,朋友都沒得做,這確實是一種煎熬,但是我們別無選擇。”
作為全球首款中國創造、美國設計、富士康生產、全球銷售的安卓旗艦,第一代Axon讓中興嘗到了做精品的甜頭。AXON1銷量達到83萬臺。中興手機的好評率,從星星2號的84%,暴漲到了Axon天機的95.8,Blade A1發布之后的好評率達到了97%。
曾學忠還記得,“那個晚上12點了,這個數據激動得我一晚上沒睡覺,那個低調到快被大家遺忘的ZTE終于在產品上迎頭趕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發布的Axon天機7,是由寶馬集團和中興的設計團隊共同執筆的,采用了寶馬的G3曲線,是超跑的曲線,難度最高的加工工藝,大約2倍的加工成本,全金屬設計,通身看不見任何一顆螺絲釘,我們在致敬經典的道路上堅持自己的態度。”曾學忠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找到發展的高速公路
2015年,中興智能手機實際發貨量5600萬部,終端總出貨量超過1億部。不過,曾學忠對此心有不甘,因為中興智能手機銷量距離年初制定的6000萬部的目標,仍有400萬部的距離,從各個機構的銷量統計數據看,目前位居全球第七。
曾學忠仍然不太滿意,“雖然我們的增速達到16%,比行業11%的增速要快,但是比起蘋果、華為還不夠快,市場份額提升不夠多”。
相比多數企業的報喜不報憂,眼下讓曾學忠凝重深思的,是400萬臺的差距在哪里,2016年如何破局?
此外,2016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以蘋果為代表的高端手機市場進入了萎縮,而且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滑4.2%,過去3年線上的狂熱增長戛然而止,無論是在中國、歐洲、亞太,線下開放渠道重新成為主流,而這偏偏不是中興擅長的主戰場。
除了補齊渠道短板,如何提升品牌也成為了曾學忠面前的一道挑戰。曾學忠又將如何應對?
專訪中,曾學忠向時代周報記者談道:“我們以前吃過渠道短板的虧,今年我們從幾個維度調整,首先運營商仍然是影響力最大的一個通道,但是我們與運營商的合作模式改變了,過去是深入定制,而現在是和他們合作。同時我們也進一步強化了公開渠道,我們引進了很多頂級業界人才,以前在這一塊我們沒有什么經驗,但現在我們慢慢上手。第三就是我們自有旗艦店的建設,今年已經定下比較明確的規劃。最后就是在校園市場,校園是一個很獨特的市場,但是我們以前做得不夠,今年我們在校園市場,會上一個大臺階。”
曾學忠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今年我們品牌投入很堅決,力度很大,新上任的總裁對終端的投入態度還是堅決支持的,比去年翻一番,可能還不止。其次,品牌營銷上,努比亞請 C羅代言,Axon天機系列,會請朗朗做代言。”
曾學忠當然有更大的野心和期望。實際上,無論是在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還是俄羅斯、南非、土耳其、墨西哥等新興重點市場,中興目前的行業地位都順利進入前五。但在他眼里,中興的目標是盡快進入國產前三。
除了產品的較量,手機市場知識產權的較量也在繼續。曾學忠表示,中興歷來是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是到現在為止唯一交微軟專利費的中國公司。“中興本身是全球化公司,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都是中興重要的市場,為了提升競爭力,就要產品創新,就得不斷要去投入研發。”
有人向曾學忠提問,領導人拿中興天機作為出國贈送的禮物,這是不是中興專門策劃的?
“這個倒沒有,都是國家領導人自己選擇的結果,后來有人幫我分析了,拿個其他公司的,萬一有專利問題呢?用中興,起碼不會有風險。”曾學忠頗為自豪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