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VR時代背景下,提供更加智能化、虛擬化、云化服務的軟件定義光網絡技術
飛象網訊 6月29日消息,在法國尼斯NGON“下一代光網絡論壇”期間,中興通訊發布“軟件定義光網絡”(SDON)白皮書,該白皮書從發展趨勢、解決方案、應用場景以及技術挑戰等四個方面對當下SDON技術進行了全面的剖析。據中興通訊介紹,相對于傳統網絡,SDON網絡的運營人力需求可減少50%,業務發放時間由數天降為數小時。軟件定義光網絡的架構實現了由控制功能與傳送功能的緊耦合到控制功能與運營功能的緊耦合、以連接過程為核心的閉合控制到以組網過程為核心的開放控制的模式轉變,使得光網絡控制技術與應用朝著更加智能化、虛擬化、云化的方向發展。
該白皮書認為SDON方案架構自上向下分為四個層面:APP應用層、Orchestrator總控制器層、單域控制器層,和Optical Network設備層?商峁〣oD,OVPN,IP+光協同等多種應用,方便運營商快速發放業務,按需調整帶寬,跨域組大網,簡化運維,降低整體建網成本。
同時,白皮書還分析了SDON方案典型應用場景,主要是IP+光協同場景以及IDC數據中心互聯兩大場景。其中,IP+光協同作為未來網絡發展方向成為行業眾多運營商的共識,骨干路由器IP承載網(IP層)和骨干光傳送網(光層),這兩層一直分別獨立封閉地發展。然而隨著業務的迅速增長,IP層的路由器面臨著巨大的擴容與處理壓力,降低網絡成本和功耗是當前網絡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因此,未來的傳輸網絡應具備更開放更靈活的架構,采用SDON方案以即時適應大顆粒突發業務需求。而眾所周知,目前,運營商采用城域網或骨干網組成數據中心間互連架構實現城市內部或城市之間的數據信息高速互連。但這些連接的成本十分高價格昂貴,且資源利用率低,不同顆粒度的用戶帶寬需求和時隙分配沒有實現靈活調度。因此,需要通過軟件定義方式實現DC數據中心之間帶寬的動態調整和靈活調度。在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間互連架構中,運營商將數據中心內部資源統一管理,再根據網絡中資源狀態和業務粒度,將數據中心資源與網絡帶寬資源統一分配,實現實時調度和可編程化控制。
該白皮書表示,軟件定義光網絡SDON的架構實現了由控制功能與傳送功能的緊耦合到控制功能與運營功能的緊耦合、以連接過程為核心的閉合控制到以組網過程為核心的開放控制的模式轉變,代表了未來光網絡技術與應用新的發展方向。
中興通訊一致致力于SDN/NFV技術在網絡層的應用,SDON方案便是其中代表性成果之一,目前中興通訊已在中國完成了商用部署,有效降低了運營商的運維成本,通過SDON方案,已成功將運營人力需求減少50%,業務發放時間由數天降為數小時。未來中興通訊也將繼續同運營商、互聯網廠商和SDN標準化組織深入合作,進一步收集和分析用戶需求,完善產品功能,推動SDN創新研究和商用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