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與21日,騰訊公司張小龍帶領的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的移動即時通訊產品微信正式推出。到目前為止,微信產品用活躍用戶數超過8億,用戶覆蓋了超過200個國家或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平臺。盡管張小龍對于微信提出了希望微信只是一個“用完即走”的工具的理念。但是,微信卻已經是一個讓大部分人用了就離不開的產品。
對于微信的成功,業界有兩個模仿的產品,一個是阿里的來往,一個是中國電信和網易聯合推出的易信。阿里的來往,早已經是過去時。易信則還在努力的堅持著。2013年8月19日,中國電信與網易宣布合資成立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并發布了移動即時通信產品“易信”。這也是全球范圍內很早由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并合作推出產品的案例——通過資本合作進行產品聯合開發運營。

照理說,中國電信和網易的資本加產品運營的合作屬于強強合作。但是,面對互聯網領域,或者說即時通訊領域,騰訊更加強大。而且,從時間上看,易信只落后微信2年多一點。盡管中國電信拿出了運營商獨有的話費、流量、國際通話等資源進行扶持,而網易也傾注了精力。但是,競爭下來的結果卻是,兩個產品的發展卻大相徑庭:微信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而易信則越做越沒有聲響。
根據2017年9月22日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年8月中國APP活躍用戶排行榜》,微信以活躍用戶占比94.87%排名第一,而易信僅以0.47%排在第277位。兩者之間的差距懸殊之大可見一斑。

因此,對于易信而言,繼續堅持值得尊敬,但是要想繼續追趕簡直比登天還難。要堅持,只能另辟路徑。
那么問題來了:易信繼續堅持,目標用戶在哪里?或者說靠什么新的痛點功能吸引用戶?
上周參加會議,鄰座的不經意瞄了一眼我的手機之后,驚訝地問道:“你居然還在使用 易信!我早就卸載了!”似乎有點鄙視的樣子。
是啊,我還在使用易信!其實,從去年開始,我就已經基本上不用易信了,除了PC版還保留著,手機上的易信早就卸載了。但是,今年年初,由于工作原因,有一小部分人非要通過易信群分派工作任務或者下發通知,于是又不得不重新安裝易信。但是,使用的頻次明顯的下降了。而且,除了看一下群信息之外,其他功能都一概沒用過。
說白了,就是微信的覆蓋已經完全把易信給替代掉了。因此,除了像我這樣,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適用易信之外,如果您還在使用易信,你使用的理由是什么,或者說易信還有什么與微信有所區別,是您所認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