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據說中國移動又拿出來數千萬元來支持飛信發展,一時間引發了各種“討論”。總之,嘲笑的有,批評的有,反思的有,嘆息的更多。
不管怎樣,作為騰訊QQ與微信兩座大山重壓之下還能一息尚存的所謂“社交”軟件,飛信能夠堅持到今天,就足以值得點贊。
如果我們考察歷史,飛信遠比同時代的QQ出現的晚,論資排輩也上不了頭把交椅。飛信頂峰時刻也曾經給QQ帶來壓力,如果不是微信成功,恐怕,QQ并非是飛信的對手。
歷史不容假設,飛信衰落也是事實。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業務創新中,飛信已經算是不錯,當年也確實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據專業人士分析,“與短信互通”是飛信最大的特色。不同于其他通訊工具需要雙方同時安裝對應客戶端并保持在線,飛信借助其中國移動的背景,可以直接從 PC、WAP 或手機客戶端向好友免費無限量發送手機短信,這成為了當時年輕一代是使用飛信最切實的理由。后來,隨著短信的衰落,飛信自然也就失去了競爭力。
當你可以躺著掙錢的時候,你不會愿意辛辛苦苦的外出勞作,所以,注定會被歷史所淘汰。飛信是這樣,微信難道不面臨同樣的問題。大紅大紫的移動夢網,給中國移動帶來了所有業務的繁榮,但漫無邊際的創新和肆無忌憚的拓展,最終在核心潰散的時刻全盤皆輸。
運營商就是運營商,也許你說運營商死板,但傳統的商業模式注定有不應期,中國移動也不例外。飛信那個時候只能作為中國移動用戶的一種增值服務,無法突破政策上和思路上的限制,雖然我們現在馬后炮的認為那是多么的自絕于移動互聯網。
后來,在2011 年,中國移動推出了“飛聊”,主打跨平臺的免費短信、語音、圖片等多媒體信息發送,并且可與飛信好友互發消息。這款應用已經是落后的產物,中國移動也沒有資源來差異化的吸引客戶,所以,不久之后飛聊就下線了。
我們研究中國互聯網社交應用的發展就會看到,在這個神奇的東方國度,從來沒有純粹的社交軟件,有的只是以社交之名發展起來的游戲產業。與其說QQ微信是因為社交做好了才導流到游戲來賺錢,還不如說是騰訊因為做好了游戲才把社交抓在了手中。
要做社交,必須做游戲。我們看到,不僅QQ微信如此,另外一家社交軟件做的還算有點樣子的也就是網易了,也一樣是游戲巨頭。

在2016年,面對微信的咄咄逼人,支付寶必須做出改變才能應對,首先也是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剛剛推出的生活圈就被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輿論風暴而澆滅了。后來,支付寶也開始進軍游戲領域。隨著更接地氣的螞蟻森林、螞蟻莊園等等的陸續開發出來,支付寶的社交在事實上變成現實。
也是為了應對騰訊社交攜帶的大量“副業”的正面沖擊,阿里巴巴多年不碰游戲的原則被突破,效果也是顯而易見。不過,無論是此前還是現代,中國移動都沒有能力打造一款像王者類似的游戲,也許是無能,也許是政策限制,總之,中國移動只能以社交做社交,注定不會有成果。
5G要來了,飛信如果適應時代的發展,將物聯網、視頻等發展機遇抓住,成為人與物連接的一個工具,也許會東山再起。當然,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