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10月11日消息,紅杉中國8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公司數量達到1011家,占全球4925家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近四分之一,僅次于美國。
國務院在2017年7月正式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智能規劃,根據規劃給出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

國內三大互聯網巨頭也早在幾年前布局人工智能,并逐漸有個各具特色的戰略規劃,昨天華為也正式公布了其人工智能戰略。國內人工智能這條新賽道上,種子選手早已起航。
華為:AI芯片加持的五大人工智能戰略
昨天,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也發布了人工智能發展戰略,主要包括五大方面:投資基礎研究、打造全棧方案、投資開放生態和人才培養、解決方案增強、內部效率提升。
總體來說,華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戰略是以持續投資基礎研究和AI人才培養,打造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和開放全球生態為基礎。
具體而言,投資基礎研究是指在計算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決策推理等領域構筑數據高效(更少的數據需求)、能耗高效(更低的算力和能耗)、安全可信、自動自治的機器學習基礎能力。
打造全棧方案則是打造面向云、邊緣和端等全場景的、獨立的以及協同的、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充裕的、經濟的算力資源,簡單易用、高效率、全流程的AI平臺。
投資開放生態和人才培養即面向全球,持續與學術界、產業界和行業伙伴廣泛合作,打造人工智能開放生態,培養人工智能人才。
解決方案增強則是把AI思維和技術引入現有產品和服務,實現更大價值、更強競爭力。
內部效率提升則是應用AI優化內部管理,對準海量作業場景,大幅度提升內部運營效率和質量。
此外,華為還發布了兩個AI芯片,全球已發布的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華為昇騰910以及目前面向邊緣計算場景最強算力的AI SoC華為昇騰310。據徐直軍透露,華為昇騰910將于2019年二季度上市。
阿里巴巴:機器人、芯片和自動駕駛三部曲
在筆者看來,阿里在鋪開一張“大網”,涉及機器人、AI芯片、自動駕駛,這是一個觸角新世界的大網。
“擁有了數據的積累,機器將替代人類的智商,我們判斷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在2016年8月10日阿里云棲大會·北京峰會上說,“我們認為人類一定會進入數據時代,我們認為人類一定會進入到人工智能的時代。”
2017 年 3 月 9 日,阿里巴巴在杭州總部召開首屆技術大會,會上阿里巴巴表示正在啟動一項代號“NASA”的計劃,面向未來 20 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為服務 20 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2016年低調成立,主要負責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消費級AI產品的研發。一年之后,2017年7月5日首次亮相并帶來了旗下第一款人工智能產品天貓精靈X1。今年云棲大會上發布AliGenie3.0,增加了“行動”能力,基于AliGenie3.0,又發布了新一代的機器人產品:“天貓精靈太空蛋”和“天貓精靈太空梭”。觸角機器人領域,這也僅僅是個開始。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經理陳麗娟說:“阿里AI聚焦的重點即下一代人機交互、自動駕駛、服務機器人。”
2017年的云棲大會上,達摩院正式宣布成立。同時阿里還宣布將成立一家獨立的芯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其由阿里此前收購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和達摩院自研芯片業務整合而成。
據悉,達摩院將推出神經網絡芯片—Ali-NPU,運用于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 AI 推理計算,其性能功耗比將是同類產品的 40 倍,預計將于明年下半年面世。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承載 NASA 計劃落地的實體組織,達摩院將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主要由三大主體組成:一是在全球建設的自主研究中心;二是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的聯合實驗室;三是全球開放研究項目-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AIR 計劃)。涵蓋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在自動駕駛方面,阿里自動駕駛選取的技術路線為L4,攻堅車路協同。
百度:推出DuerOS和Apollo兩大開放平臺
早在2013年百度就開始布局人工智能,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2014年又在硅谷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由吳恩達帶領落地了百度大腦項目。
據報道,百度每年都會持續投入20%以上的收入規模來發展前沿人工智能技術,推進了深度學習、語音智能、圖像識別智能、自然語言理解等多個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展。
2017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首次公開了其AI發展戰略和布局:將推出DuerOS和Apollo兩大開放平臺。
Apollo是要做汽車產業界的安卓系統,并且比安卓更開放、更強大。Apollo開放平臺完整的技術架構包括軟件平臺、云端服務平臺、參考硬件平臺、參考車輛平臺四大部分,通過四層架構全方位構建能夠實際運行的自動駕駛系統,并將通過開放代碼、開放能力和開放數據三種形式逐步賦能開發者及生態合作伙伴。
Apollo希望通過快速迭代的創新方式,為中國汽車產業升級找到突破點,推動中國自動駕駛產業在3-5年內站到世界前沿。百度將循序漸進地開放自動駕駛能力,在2020年之前實現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網自動駕駛。據悉,百度目前已在美國、新加坡設立子公司,并將攜手海外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業界創新。
而DuerOS為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開放平臺,運用了最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賦予機器聽清、聽懂人類語言的能力,為用戶提供最自然的人機交互體驗。
DuerOS在當下已成為了中國規模最大且最具活力的對話式人機交互平臺,在消費領域和商業領域齊頭并進,實現了從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手機到智能車載的層級滲透。
據介紹,DuerOS已經與國內外百余家家電、芯片和服務提供商建立了生態合作關系。數據顯示:當前DuerOS 的生態合作伙伴已超過200家。
為了更好地實現通過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喚醒萬物”,百度宣布將全資收購AI創業公司KITT.AI,未來更大限度地開放技術能力滿足智能語音設備開發者的需求。
騰訊:圍繞“基礎研究—場景共建—AI開放”三層架構布局
騰訊布局人工智能始于2012年,先后成立騰訊優圖實驗室、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騰訊AI Lab和騰訊AI Lab-西雅圖實驗室。
今年,騰訊華東總部正式宣布落地上海,這是騰訊深圳總部以外的第二個總部,業務范圍以人工智能為主,涵蓋文化創意、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智能健康等領域。
騰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圍繞“基礎研究—場景共建—AI開放”三層架構持續深入。
據了解,基礎研究主要基于四個垂直領域: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應用場景圍繞內容、社交、游戲三個核心展開。而騰訊AI開放平臺,一方面是聚合了騰訊的所有AI技術的能力,打造一個線上的能力開放平臺;同時也有線下加速器,希望與合作伙伴一起在該領域進行深耕,把每一個真正能夠落地的AI能力,變成一個行業的解決方案,提升行業的效率。
騰訊AI開放平臺有三大AI實驗室,即騰訊AI Lab、優圖實驗室和微信AI。
據悉,騰訊AI Lab聚集全球數十位人工智能科學家、70位世界一流AI博士。專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優圖實驗室是騰訊旗下頂級的機器學習研發團隊,專注于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深度學習,在人臉檢測、五官定位、人臉識別、圖像理解等領域都積累了完整解決方案和領先技術水平;微信AI致力于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帶來革命性進步。
目前騰訊AI開放平臺已開放的AI技術能力,日均調用已過億次,累計調用百億次。部分AI技術能力已場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