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奮斗,鑄就輝煌偉業。回望百年,國有企業始終發揮“頂梁柱”“主力軍”“先鋒隊”的作用,把自身發展熔鑄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偉大征程中。
中國信科集團作為高科技中央企業,在長期的發展中,“聽黨話,跟黨走”,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以釘釘子的精神推進核心技術創新,源源不斷地為我國信息通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近日,中國信科集團舉辦了“大國頂梁柱 永遠跟黨走”主題征文活動,收到很多優秀的有思想、有深度、有情懷的文章作品。今日小編刊載烽火通信報送的《創新驅動發展 打造世界級通信制造企業》一文,分享如下——
“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注重創新驅動發展,緊緊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強化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近年來,創新驅動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已形成了從思想、到戰略再到行動的完整體系,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指明了航向,同時也對新時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
作為光通信的“國家隊”,中國信科集團旗下烽火通信深入學習并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創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產品技術、體制機制,運營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卓越通信制造企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堅持三個面向,
加快產品和技術創新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是我國科技創新的戰略主攻方向。烽火通信堅持三個面向,不斷加快產品和技術創新,著力夯實先發優勢和比較優勢,在關鍵環節和重大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創新實力進一步增強。
對標世界科技前沿,烽火持續加大基礎性、關鍵性技術研究,在“三超”光傳輸和光芯片技術等關鍵領域多次誕生重大科技成果,繼續保持領先優勢。2014年,首次實現一根普通標準單模光纖C+L波段100.3Tb/s容量傳輸實驗,入選由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光通信領域唯一)。2017年,在國內率先實現560T光傳輸實驗,可實現135億人通過一根光纖同時通話。同年,公司超百G硅光芯片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在國內率先實現單根硅光波導內的2.86T光傳輸實驗。2020年,單波800G、OXC等多項光網絡技術在上海電信完成國內首次現網試點創新測試,驗證了超高速度、超高速率、超大容量光傳輸與交換產品性能與穩定性。隨著5G的逐步試商用以及網絡云化,烽火在“三超”以及光芯片的研究,已為未來信息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儲備了關鍵技術,也助推我國在未來信息技術領域處于國際前列。
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持續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服務“網絡中國”建設能力不斷提升。基于SDN/NFV的電信云整體解決方案試商用取得進展,并在多個省份部署;實現自主VAD+OAD芯棒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強抗彎光纖和135微米細徑保偏光子晶體光纖經鑒定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核心海底光纜系統設備深海海試一次性成功。

“中國纖•纜全球”——烽火新一代光纖光纜新品發布會舉行
聚焦國家發展重大需求,烽火在云計算、智慧城市、大數據等信息戰略必爭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引領了創新方向。其中,以“智慧城市平臺需求與參考框架”為代表的智慧城市系列國際標準,為重塑未來通信網絡提供了解決方案,也為構建國家信息科技相關領域話語權打下堅實基礎。“云網一體”的ICT綜合解決方案,服務政府、教育、交通、能源等眾多客戶,先后在楚天云、黨建云、公安云、航信云等項目中得到應用。
雖然成績可喜,但烽火通信深刻認識到,某些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與業界標桿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原創性技術、顛覆性技術相對不足,因此必須著眼“高端與長遠”,更加有效地聚集科技資源,加強科研布局和重點項目跟蹤管理,尤其是要加強對未來可能產生重大變革影響的顛覆性技術的研判,及時調整和布局,選準突破口,力爭在一些重要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搶占前沿競爭制高點。
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光通信這一主業,烽火通信持續加大在超大容量、高集成度、軟件、高端路由器、存儲系統、關鍵芯片、光棒等領域的研發力度,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安全、自主、可控,努力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核心競爭力向產業鏈高端的延伸。面向未來網絡,著力打造全網解決方案,積極研究開發互聯網+先進工業、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現代服務業、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企業等領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爭做智慧城市領域的頂層規劃和標準的引領者、智慧城市全面解決方案的實踐者、智慧城市建設創新模式的探路者,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提供保障。
加快改革攻堅,
持續推進體制創新
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只有兩個輪子協調運轉,才能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
自從公司成立以來,烽火通信便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改革攻堅力度,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建立了全員競聘制度、績效管理制度、任職資格制度、經理人輪崗競聘制度、集成研發管理體系等。這些大刀闊斧的變革,使烽火通信成功地完成了從事業單位體制的科研院所向現代化高科技企業的第一次轉型,同時也突破了制約科研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瓶頸,讓機構、人才、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使科技成果更快地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得以推廣應用。
2012年,烽火通信在全面審視公司內外環境后,啟動了“基于組織績效提升的管理變革”,在戰略績效、產品開發、市場營銷、企業文化以及干部培養等關鍵環節積極構建爭增量、比產出的管理新機制,使公司逐步實現從銷售拉動型向精細運營型,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
在戰略績效方面,全面實施鼓勵增量的開放式預核算管理體系和利益分配制度,其核心思想是:所有費用支付必須與利潤空間動態掛鉤,鼓勵增量產出和超額利潤分享。自從實施開放式的戰略績效管理體系以來,“吃老本”再也沒有生存空間,單純依靠資源投入增加以實現產出增加的粗放型經營模式也行不通了,實現了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極大地釋放了員工的活力,組織的活力。
在產品開發方面,深入探索和推進FPD,逐步建立市場導向、高效協同、平臺集約的研發管理模式,形成“全面、全員、全程”的大研發管理機制。全面導入卓越績效管理體系,對研發體系和市場體系進行了重組,建立了以市場為龍頭的產出線體系,研發不但要注重追求技術的先進,更要注重市場和財務的成功。自從實施新的變革舉措后,公司研發體系煥發出全新的活力,在保持核心技術和前瞻技術同步或領先業界先進水平的同時,對市場的響應速度也大大提高,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年年再創新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2007年,烽火通信啟動基于市場驅動的研發業務管理體系優化項目
此外,在市場營銷體系方面,大力推進“營”“銷”分離,加強營銷服“鐵三角”建設,進一步提升為客戶服務的效率及能力;在企業文化和干部培養方面,“以產出、增量作為衡量員工績效的根本標準、以獨特貢獻、額外努力作為評價貢獻的關鍵依據”,努力營造“鼓勵增量、鼓勵有效產出”的文化氛圍。
通過系統而全面的變革,使烽火通信建立了靈活高效的運營模式,最大限度地釋放了創新的活力,邁上了一條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截至目前,烽火銷售規模超過300億,與成立之初的5億多相比增長了近60倍,曾連續多年在國資委科研院所整體綜合績效排名中位居第二,成為科研院所成功轉制的先鋒示范企業,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做出了巨大貢獻。
建設創新人才隊伍,
筑牢創新根基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誰擁有人才上的優勢,誰就會擁有創新實力上的優勢。回顧烽火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技術專家隊伍,一直是烽火在激烈的光通信領域傲立潮頭,不斷創造新業績的關鍵所在。正是以趙梓森院士為代表的一批享譽業界的資深技術專家隊伍,數十年專注于光通信領域,潛心鉆研,刻苦攻關,持續創新,才開啟了中國的光通信時代,才成就了“光通信專家”的赫赫威名。
近年來,光通信的技術轉型步伐正越來越快,整個產業處于顛覆性的變革期,要想在技術演進的浪潮中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就必須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的優先位置,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讓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競相迸發。烽火通信自成立之后,對人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不斷激發人的內生活力,努力夯實公司技術創新的人才底坐。
第一,建立“五上”和立體評價為基礎的人才成長機制。烽火打破人才“鐵交椅”,實施干部競聘制,堅持以能力提升為職位晉升的基本前提,將更多的機會向理解客戶需求、勇于創新、勇于爭取增量的員工傾斜,鼓勵員工提前貯備綜合能力、爭取展現能力的機會。同時實施管理活動認證,健全干部管理行為和活動的標準庫,依據標準對管理干部進行活動認證,嚴格按照任用標準來提拔任免干部,實行優勝劣汰。
第二,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關要求和指示,烽火積極優化薪酬激勵機制,確保不讓奮斗者吃虧,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通過進一步下沉開放式預核算,穩定關鍵人才隊伍,使各類創新人才的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讓那些有真才實學、作出重要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
第三,多渠道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建設以橫向流動、跨領域業務經歷為基礎的人才成長通道、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推行人才房建設、建成烽火科技園第一期,軟硬件條件相結合,著力釋放人才隊伍的內生動力,強化人才對于公司創新發展的驅動作用。同時,通過內部機制牽引、外部渠道拓展、關鍵人才激勵等手段,來加快建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通過超額獎勵、成果獎勵等制度,鼓勵技術人才不斷成長。
第四,推行全員績效考核,建立任職資格體系,為各類創新人才開辟職業發展通道。烽火通信持續開展和優化績效管理工作,科學評價不同崗位員工的貢獻;同時,積極開展任職資格體系建設,持續深化和基于“知會行效”的能力建模及認證,牽引和鼓勵人才不斷提升能力,在公司創新活動中作出更大貢獻。與此同時,還積極打造技術專家隊伍,鼓勵專家型人才進入技術專家職業發展通道,并且給予高待遇、高榮譽。
要擁有一流的技術創新人才,必須營造適合一流創新人才成長的文化土壤。烽火通信積極營造以員工為主體的創新文化氛圍,讓創新成為廣大員工自覺自發的行動;鼓勵以寬容的心態容忍創新的挫折和失敗,讓員工在各類創新活動勇于嘗試,勇于冒險;不斷培育“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動公司在技術創新中打破常規,持續進步。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努力向“全球化公司”邁進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就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創新來提升國際競爭力,通過創新來打造國企新形象。
烽火通信自1999年誕生之起,就矢志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全球化公司。經過十多年的培育和耕耘,國際市場連續多年保持超過50%的年均增速,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雖然烽火通信的國際市場有了很大起色,競爭力顯著增強,但要打造世界級卓越通信制造企業,依然任重而道遠。尤其是當國際大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時,就必須進行變革和創新,這里面涉及面非常廣泛,其中構筑企業核心專長的創新能力非常關鍵,這既包括技術創新能力,也包括管理、市場、模式的創新能力。
面對新形勢、新常態,烽火通信積極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從市場、技術、管理等各方面建立創新優勢,全面加速推進國際化進程,努力向“全球化公司”邁進。
首先,加強市場創新,不斷完善全球戰略布局,加大國際大T的市場投入力度,努力實現公司主流產品的重大突破,不斷提升海外銷售占比和銷售規模。
經過多年培育和努力,烽火已將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發展成為穩定的“產糧區”,國際收入也主要來源于這些國家。然而,這對于立志打造世界級卓越企業的烽火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實現從亞非拉市場、地方運營商向發達國家、跨國運營商市場的跨越,烽火正在通過“陣地戰”的方式,集中總部優勢資源,持續投入。近幾年,烽火每年都會參加迪拜展、新加坡展、巴西展、俄羅斯展、德國漢諾威展,在國際舞臺上積極推廣FiberHome的品牌形象。通過有效運作,目前烽火已成功與包括沃達豐、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意大利電信等在內的全球運營商TOP50中的多家攜手合作,并進入其核心市場,品牌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

2019年,烽火參加巴西通信展
其次,加強產品和技術創新,針對不同國家、不同區域的發展需求進行產品定制化開發,改變過去拿國內產品到國際市場銷售的模式,真正實現“一區一策,一品一策”,努力提升產品開發的國際化水平。
當前,全球共有20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技術需求、技術標準與我國都不一樣。因此,烽火每進入每一個國家時,首先會甄別出客戶的真實需求,然后針對每個國家的不同運營商、不同行業的具體需求,對公司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進行定制化地開發和包裝。
為了深入了解海外運營商的需求,烽火通信正積極將研發觸角伸向海外,推動研發和產能資源進一步向海外一線配置,先后完成硅谷、歐洲研究所的布局,并與馬來西亞電信、印尼電信共建聯合創新中心,以便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快速定制解決方案。與此同時,烽火還在拉丁美洲建設當地最大的光纜廠,在印度推進系統設備本地聯合生產項目,以便建立高效可靠的國際化供應鏈與交付,提升核心器件自研能力,降低物料采購周期,提升國際項目交付的及時率和準確率。

烽火通信與馬來西亞電信集團共建聯合創新中心
其三,加大管理創新,全面提升管理部門的國際化管理水平,實施國際大平臺作戰。積極完善資源傾斜和前后方協同機制,牽引研發、服務、平臺等優秀人才資源走向國際,滿足國際化市場的需求;積極推進人才梯隊建設,優化本地員工培養,加強外部高端人才的引入,使得外籍員工數量近年來不斷增長;積極推行首代負責制,實施海外實體子公司管理變革,大力優化海外實體子公司運營模式,全面提升營銷服協同作戰能力。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步入嶄新的時代。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烽火通信將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國有企業的新使命,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對國有企業提出的新要求,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努力向著世界級卓越通信制造企業的目標奮勇開拓,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