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新技術成為發展焦點,也產生了大量運算、傳輸及處理的需求。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承載東數西算的長途骨干網絡,將向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低延時進發,光纖的發展也將與時俱進。

目前骨干網傳輸速率,從100G向200G/400G甚至更高不斷升級。受非線性效應和鏈路損耗等影響,現網中普遍使用的G.652光纖將難以勝任。中國信科集團旗下的烽火的G.654.E光纖,兼具大有效面積和低衰減系數,可提高入纖光功率,降低非線性效應,與常規G.652相比,可將光傳輸距離延長50%以上,減少中繼站數量,降低建設成本,是100G+超高速傳輸技術的優選。
烽火G.654.E光纖,目前已經在中國電信上海-廣州干線光纜項目、武漢-長沙-廣州干線項目,中國聯通北京-上海、天津-淄博、蒙陰-連云港長途傳輸網等項目中廣泛應用,成為了國家構建“三超”骨干光網絡的主力軍,也必將是“東數西算”工程骨干長途線路的理想選擇。
光纖由光棒拉絲而成,光棒的品質、波導結構決定了光纖的品質和傳輸性能,光棒研制與生產是光纖光纜的產業基礎,也是最核心部分。
經過40多年技術積淀,烽火通信已經完全解決國內自主光棒技術卡脖子、受制于外的問題,自主掌握了VAD、OVD、PCVD、MCVD四大制棒完整工藝和裝備技術,并利用不同工藝特點來研制、生產不同光纖產品。其中G.654.E光棒就是用PCVD工藝制作的,PCVD工藝具有折射率剖面精確控制及折射率深凹陷特點,還可研制、生產各種多模光纖光棒,高抗彎光纖光棒等;另外,采用先進VAD芯層和OVD包層沉積技術生產的G.652.D光棒,單根光棒可拉絲長度已達到數千乃至一萬公里,有效保證了產品穩定性,降低了成本;利用MCVD工藝兩步法及易于摻雜特點,可研制、生產摻稀土光纖光棒等特種產品。
烽火已經實現了從原材料-制棒-拉纖-成纜全部國產化,有效促進了全產業鏈國內大循環;通過對工業園區的H2/O2等循環利用,實現了資源循環經濟;使用綠色材料有機硅,較傳統的四氯化硅減少92%以上的酸液排放,低碳環保。
光纖光纜是光通信的載體,是傳遞信息的“高速公路”。從1976年中國第一根光纖開始,筑路、拓路,烽火從未停止過追光的腳步,相信未來的路也必將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