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多地謀劃務實舉措,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織密織牢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網。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助力解決老年人養老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伴隨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群體間數字鴻溝逐步擴大,各大行業持續推出適老化服務,為老年群體帶去便利。
數字適老關乎銀發族生活品質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使用手機的老年人約為2.74億人,其中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老年人約為1.34億人。這意味著,全國有近1.4億老人使用功能機或使用智能機但不上網。并且,隨著越來越多社會活動與網絡和移動終端產生鏈接,在線繳交水電費、線上買食材、在線政務等等功能都可以讓身體不便的老人在家就可以辦好事,讓老年人享受時代的便捷。
隨著數字適老理念的普及,各領域需聯手打造一個溫馨、智能、貼心的數字環境,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多便利服務。因此,政府、企業和社會需共同努力,助力銀發族在數字世界中更加自如、快樂地生活。通過持續的培訓、友好的設計和便捷的服務,為老年人創造一個更加宜居、宜樂的數字時代。
政策、舉措持續為數字適老發力
當下,社會正處于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信息科技飛速發展和智能化產品高速迭代給大多數人帶來了便利,然而卻有許多老年人被“拒之門外”,難以跟上飛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
日前,《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和《“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等專項規劃相繼發布,明確指出了發展銀發經濟的緊迫任務。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已主導完成對2577個老年人常用網站和手機APP的升級改造,線上推出了“一鍵呼入人工客服”尊老專線,服務人次累計超過3億。在推動適老化改造方面,已實施了1.4億臺國產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的優化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發布了三版《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推廣目錄》,鼓勵企業開發和推廣適老產品和服務。
這些政策和實施的措施,有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便捷性,為數字技術適老化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更好地讓智慧+服務“銀發族”
在數字科技的飛速發展中,適老化應用正成為老年人生活中的一位親密伙伴。
如為了讓老人更易使用手機應用,中國電信推出手機營業廳關愛版本App上線適老功能,大字版、語音播報,與普通版相比,頁面簡潔,減少文字內容,為老年人打造個性化的大字體、自由配色、大字幕和自動讀屏等個性化功能。
出行方面,有的網約車軟件增加了適老功能,老年用戶可點擊“一鍵叫車”,司機接到派單,目的地可以由老人身邊的子女幫忙填寫,也可以由司機幫忙填寫。
未來,適老化科技將更深度融入老年人生活,智能設備、健康監測系統等將成為主流。數字化服務將更加貼心,適應老年人多樣需求。個性化的大字體、語音導航等功能將普及,提升老人數字生活體驗。社會將更注重推動數字技術與老年人需求的完美結合,促進數字適老科技的高質量發展,讓老年人在未來數字時代中享受更智慧、便捷、舒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