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11月8日,在重慶舉行的2024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電信聯盟高級別研討會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劉穎受邀出席并作題為《擁抱AI 塑造未來,構建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主旨演講,與與會代表共同探討了以AI為代表的數字創新的趨勢,分享中國電信在AI和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劉穎指出,AI已成為全球關注熱點,今年10月在印度舉行的世界電信標準化全會(WTSA-24)通過了ITU-T的首份AI決議,具有里程碑意義。以生成式AI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迅速崛起,成為新質生產力的象征,AI技術正在重塑傳統生產方式,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機遇。網絡、算力等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正在與AI加速融合、交叉賦能,構成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為社會提供更快、更好、更智能的服務。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正在被AI重塑,也在重塑AI。
劉穎表示,中國電信把握AI趨勢,為數字基礎設施全面注入AI能力,構建了具有“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六大核心特征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一是堅持“高速泛在,云網融合”,滿足智算互聯新要求。中國電信正推動天翼云向智算云的全面升級,在北京和上海建設了萬卡全液冷智算集群,目前智算總規模達到21 EFLOPS。二是堅持“智能敏捷,天地一體”,打造AI使能新網絡。在新一代云網操作系統中嵌入“網絡大模型”,實現智能化網絡運維,提升運營效率超30%。此外,中國電信將人工智能應用于低空經濟,以自有大模型和數據中臺支持大規模無人機協同作業和遠程控制,廣泛應用于應急通信保障、醫療空中物流、巡視巡檢等場景。三是堅持“綠色低碳,安全可控”,提供智能連接新保障。借助AI節能系統,實現對基站和數據中心的精準節能,2024年上半年累計節電近5億度。以量子技術為核心打造新型安全能力,為用戶數據提供全面的隱私保護。
劉穎著重介紹了中國電信的“息壤”一體化智算平臺和萬億參數“星辰”大模型TeleAI。基于國云的基礎能力,中國電信早在2018年就開始啟動算力調度平臺的自主研發工作,2022年正式發布“息壤”算力調度平臺,并于同年獲評“央企十大超級工程”。目前,“息壤”已經匯聚40家合作伙伴的算力,接入第三方算力規模達23 EFLOPS。基于“息壤”,為客戶構建行業算力互聯網,打造了國資央企智算云管理調度平臺,接入多家央企;為地方政府構建城市算力互聯網,整合區域多方算力,實現算力的一體化統籌調度。而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萬億參數“星辰大模型”TeleAI,涵蓋語義、語音、視覺和多模態,基于TeleAI進一步開發了10余個企業內部大模型和40余個行業大模型應用,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及行業客戶提供多場景服務。同時,開源了千億“星辰大模型”TeleChat2-115B和首個支持中國40種方言混說的ASR語音大模型,讓AI能夠便捷、公平、普惠地應用到不同領域和人群中。中國電信基于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實踐,積極貢獻AI相關標準,在多個研究組主導了網絡智慧運營管理、大模型、AI安全等系列標準,并牽頭發布了首個算力網絡架構標準。
“只有當人工智能在未來成為像水、電一樣的公共基礎設施時,才能更好地普惠大眾”。劉穎表示,中國電信將攜手全球合作伙伴,積極實踐AI,通過國際標準助力推動構建數字創新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