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頭條資訊 >> 正文

科技創新賦能轉型深化 上市公司加快釋放向“新”力

2024年9月12日 07:33  上海證券報  

編者按

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我國上市公司業績正呈現復蘇態勢。剛剛披露結束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相當于同期GDP的56.5%,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相當于規上工業企業的61.3%。與此同時,上市公司新動能、新優勢加速培育,數智化轉型穩步推進,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在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等領域取得了新進展。今日起,上海證券報推出“半年報里看經濟”系列報道,通過深入分析2024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挖掘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

◎記者 張雪(金麒麟分析師)

科技創新賦能轉型深化,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在加大對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投入,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

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統計,截至8月31日,除已公告擬延遲披露和退市公司外,我國境內共534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滬深北全市場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89萬億元,凈利潤3.13萬億元。

研發是推動企業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動力。近年來,上市公司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持續增強,研發投入不斷增長。202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7500億元,同比增1.3%,連續多年保持增長。整體研發強度2.15%,同比提高0.06個百分點。

其中,科創板公司的研發投入再創新高,累計投入超過780億元,同比增長約10%,研發投入強度的中位數達到了12%;新增發明專利1萬項,累計獲得的發明專利超過11萬項。創業板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合計達到889.89億元,同比增長3.53%;整體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提升至4.78%。北交所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共計37.30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超六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平均研發強度4.75%,兩成公司研發強度超10%。

同花順(101.000,0.66,0.66%)iFinD統計數據顯示,從絕對金額看,比亞迪(258.100,8.45,3.38%)以201.77億元的研發投入排名第一,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41.64%,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建筑(4.810,-0.11,-2.24%)研發投入金額為174.9億元,排名第二;中國移動(99.420,-2.50,-2.45%)中興通訊(23.790,-0.07,-0.29%)研發投入也均超百億元。此外,有90余家公司上半年研發費用投入超過10億元,有超過110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研發費用投入超過1億元。

從投入比例看,2024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以及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等行業展現出蓬勃創新活力,研發強度在5%以上;943家公司研發強度超10%。包括北汽藍谷(6.780,-0.04,-0.59%)、中興通訊、科大訊飛(34.340,0.18,0.53%)百濟神州(161.100,10.65,7.08%)恒瑞醫藥(45.430,0.95,2.14%)等在內的十余家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20%。

從業績表現看,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迅猛發展,科技應用加速迭代,為消費電子、半導體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兩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分別增長18.98%、21.68%,凈利潤增長23.75%、0.40%。

新技術助力新賽道加速開辟。多款國產創新藥漸入放量期,百濟神州、艾力斯(46.150,1.15,2.56%)神州細胞(33.350,1.67,5.27%)等公司產品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國盾量子(151.510,0.29,0.19%)推出的稀釋制冷機打破“卡脖子”局面,運行指標達到同類產品國際主流水平;中科星圖(27.360,0.33,1.22%)深度融合地球大數據、分析解譯算法與超級計算機,推出星圖地球智腦引擎,提供高質量的時空內容服務;晶科能源(6.700,-0.07,-1.03%)中復神鷹(16.600,0.19,1.16%)等一眾公司在細分行業或單項產品上排名全球第一;億緯鋰能(33.660,1.30,4.02%)(維權)、贏合科技(13.960,0.08,0.58%)(維權)、精測電子(50.190,-0.76,-1.49%)星源材質(7.520,0.27,3.72%)等一批公司榮登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榜單。

新技術驅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以中國建筑為例,報告期內,公司依托全產業鏈業務布局,涵蓋建筑產品研發、數字化制造、智能建造、智慧運維、綠色低碳的技術體系,掌握全球領先的超高層建筑、大跨度空間、單體建筑平移、大型屋蓋滑移、復雜鋼結構生產與施工等建造技術,致力于打造建筑行業綠色低碳、智能建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承擔了“模塊集成建筑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4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及17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市場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從研發投入金額較多的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硬科技”領域,這背后凸顯了行業需求和潛力。企業增加研發支出,投入更多資源到研發中,可以推動公司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并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加快科技創新是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中金公司(28.620,0.09,0.32%)研究表示,只有通過加速科技創新的方式,才能提升一國在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性,才有利于提升產業鏈安全度。我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球日益激烈的技術競爭,未來的技術進步將更多依賴自主研發,特別是通過前沿領域的技術創新,持續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編 輯:魏德齡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中國電信邵廣祿:面向AI大模型的智算集群及網絡的實踐和展望
精彩專題
CES 2024國際消費電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產業盤點暨頒獎禮
飛象網2023年手機評選
第24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