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海萊士發布2025年一季度報告。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上海萊士實現營業收入20.06億元,歸母凈利潤5.66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7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76億元。公司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和深化外延并購等舉措,持續鞏固和擴大市場領先優勢。
聚焦臨床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血液制品行業具有明顯的技術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特征,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上海萊士深諳此道,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生產工藝、拓展臨床適應癥等方式,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在產品布局方面,公司已形成覆蓋白蛋白類、免疫球蛋白類及凝血因子類三大類產品的完整產品線,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從血漿中提取六種組分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之一。其中,公司在凝血因子類產品領域具有顯著優勢,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依托2023版國家醫保目錄取消適應癥限制的政策紅利,公司加速人纖維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復合物等產品的市場滲透。2024年,包含凝血因子類產品在內的其他血液制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33億元,同比增長14.09%,毛利率顯著高于傳統產品,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在研發創新方面,上海萊士堅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研發理念,建立了"自主創新+專利引進+技術合作"的多維研發體系。公司聚焦血友病治療領域,積極開展創新藥物的研發工作。2024年,公司全球首創活化蛋白C血友病單抗治療產品SR604注射液以治療用生物制品1類藥品向國家藥監局申報臨床試驗并獲得批準,同意開展以"血友病及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癥患者出血發作預防治療"為適應癥的臨床試驗,標志著公司在創新藥研發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在生產工藝方面,公司持續推進精益生產和智能制造。通過引入SIMATIC WinCC系統、稱量系統(WBS)、倉儲系統(WMS)等先進的生產控制系統,實現了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和效率提升。同時,公司積極開展工藝優化研究,不斷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另外,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量管理,建立了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2024年,公司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LIMS)、血漿信息管理系統以及文檔管理系統(DMS)成功上線運行,為產品質量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安全、優質、高效"的質量方針已深深融入企業的血脈,成為上海萊士品牌的核心價值。
強化資源整合,深化并購戰略,構筑行業領導地位
在血液制品行業,漿站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基礎。上海萊士通過"內生增長+外延并購"的雙輪驅動戰略,不斷擴大漿站網絡,提升原料血漿供應能力,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內生增長方面,公司通過精細化運營不斷提升現有漿站的采漿效率。2024年,公司采漿量突破1600噸,創歷史新高。這得益于公司實施的"存量增效"策略:一方面加大新獻漿員招募力度,另一方面優化老獻漿員回獻頻次。同時,公司積極推進智慧漿站建設,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漿站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增強獻漿員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從國際血液制品巨頭發展歷程來看,兼并收購是血液制品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的主要路徑。2025年,公司以42億元收購南岳生物100%股權,新增9家在采漿站,進一步擴大了在華中地區的戰略布局。此次并購對上海萊士具有多重戰略意義,首先,南岳生物是湖南省唯一血液制品企業,收購完成后,上海萊士在湖南省的漿站數量將達到11家,區域優勢更加凸顯;其次,南岳生物擁有500噸的設計產能,為公司未來產能擴張提供了保障;第三,南岳生物的多種產品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線,特別是在凝血因子類產品方面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
上海萊士的并購整合能力在業內享有盛譽。從2013年至今,公司先后成功整合了鄭州萊士、同路生物、浙江海康、廣西萊士等多家血液制品企業,形成了成熟的投后管理體系。在整合過程中,公司注重文化融合、管理對接和資源共享,通過導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快速提升被并購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隨著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血液制品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上海萊士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憑借其完善的產品線、豐富的漿站資源、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卓越的并購整合能力,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在公告中也表示,將堅持“拓漿”“脫漿”齊步走戰略,做好存量挖潛和增量突破,加快數智化服務型漿站建設,創新驅動增量;加強研發創新,優化生產工藝,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積極推進新產品和新適應癥研發進度,打造滿足市場需求的優質產品,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精準篩選產業鏈中的價值潛力標的,構建“戰略錨定-資源重組-生態重構”的并購路徑,通過資本運作和產業協同,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