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間,“鹵味第一股”煌上煌公布2025年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6億元,凈利潤4436.97萬元,同比增長36.21%;扣非凈利潤3948.50萬元,同比增長48.25%,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大幅改善至1.83億元,同比增長86.24%。
近年來,整體消費需求仍偏弱,2024年社零總額同比增速明顯放緩至3.5%。相關上市企業的業績表象來看,鹵味市場整體承壓,絕味食品業績延續下滑,一季度取得營收15.01億元、同比下滑11.47%,歸母凈利潤1.20億元,同比下滑27.29%。紫燕食品一季度營收5.64億元,同比下降18.86%,歸母凈利潤1521.82萬元,同比下降71.80%。在鹵味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其中煌上煌一季度業績表現突出,實現逆勢突圍,展現了在復雜環境中的韌性與活力,為實現全年業績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提振消費”列為2025年九大任務之首,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2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強化消費品牌引領,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健康消費等,持續打造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熱點。
在政策導向和技術發展趨勢下,近年來,作為“醬鹵行業第一股”煌上煌積極探索一條從綠色產業鏈到智慧產業鏈發展的全新數字化之路,繪就醬鹵數智化發展新圖景,為行業打造數字化發展新范式。
煌上煌自 1993 年創立以來,歷經 32 年砥礪發展,實現了從一家不足 8 平方米的小店到擁有數千家連鎖門店的 “醬鹵帝國” 的華麗蛻變。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煌上煌躋身全國制造業民營企業 500 強和中國農業企業 500 強行列。
在發展歷程中,煌上煌始終保持著創新的基因,在多個方面率先做出突破:率先啟用雙層蒸汽鍋,淘汰傳統煤球爐;率先開展連鎖經營,迅速拓展市場版圖;率先運用冷藏導柜銷售和冷鏈運輸,保障產品新鮮度;率先打造醬鹵博物館,傳承和弘揚醬鹵文化。這些創新舉措為煌上煌成為行業領軍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數字化時代的浪潮中,煌上煌敏銳地捕捉到市場變化和政策導向,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入 “人工智能 + 消費”的發展趨勢,從多個維度賦能企業長效發展。
銷售渠道上,煌上煌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構建起多元化的銷售網絡。公司積極踐行 “新零售 + 新媒體營銷 + 門店外賣 + 社區團購” 的經營新模式,通過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全域營銷體系,實現顧客精準全場景觸達。此外,公司還重構新媒體矩陣,搭建三層級新媒體矩陣體系,利用 “兩微一抖” 等平臺賦能加盟商短視頻自播,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產品銷量。2024 年,公司線上銷售占比 21.22%,有效增加了客戶粘性和復購率。未來,煌上煌將加速推進營銷中臺+POS+數據中臺項目,依托自主研發的營銷自動化平臺,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數據壁壘,構建 360°動態用戶畫像系統;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實時分析消費者行為軌跡、消費偏好及場景需求,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觸達,并計劃構建智慧選址模型,基于地理信息分析與大數據建模,構建智能化選址決策平臺,數據驅動精準化擴張,賦能門店拓展、提升門店運營效率,進一步釋放銷售勢能。
生產環節中,煌上煌引入先進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如 ERP、MES、WMS 等,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精細化管理。建立“一物一碼”產品生產可追溯體系,能夠實時記錄和跟蹤產品質量及加工過程,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出廠,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確保產品安全、衛生、品質上乘。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產品質量保障,使煌上煌榮獲江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江西省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等榮譽。
產品研發層面,煌上煌借助數字化技術,精準洞察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喜好。近年來,公司積極向休閑零食化方向探索,推出的爆款單品手撕醬鴨便是成功范例。手撕醬鴨產品選用鄱陽湖放養的紅毛麻鴨,傳承近 200 年的非遺醬鹵技藝,歷經 28 味植物香辛料、32 道秘制工序和 72 小時超長醬鹵,經過多道精細工序制作而成。手撕醬鴨憑借獨特口感和創新的 “手撕” 產品特性,榮獲多項大獎,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嘗鮮需求。為了保障產品品質和持續創新,煌上煌加大技術投入,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聚焦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推動傳統食品創新發展。同時,公司承擔的技術研發項目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還制定了行業團體標準,打造綠色設計平臺,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
煌上煌通過一系列數字化變革舉措,成功重構了 “人 - 貨 - 場” 關系,在政策大力支持 “人工智能 + 消費” 的當下,煌上煌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數智化發展新范式,充分展示了數字化變革對企業長效發展的強大賦能作用。展望未來,煌上煌將繼續加大數字化投入,不斷創新和完善數字化轉型戰略,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在激活消費新動能、推動行業發展的向新道路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