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頭條固定一 >> 正文

2nm比不過3nm?三星Exynos的“一年又一年”

2025年5月8日 06:34  CCTIME飛象網  作 者:魏德齡

飛象原創(魏德齡/文)Exynos處理器在三星自家旗艦產品上的表現,似乎早已陷入了“一年又一年”的幻想中,未來總是傳說會更好,然而迎來的卻是又一年的暢想而已。

Exynos 2500歇了

本周,有消息稱,三星決定不在Galaxy S25旗艦系列中使用自家研發的Exynos 2500。原本按照計劃,除了美國、中國和加拿大之外,三星會在所有其他市場的Galaxy S25和Galaxy S25+上搭載Exynos 2500。而在美、中、加三國市場,這兩款機型則會搭載高通的驍龍8至尊版(forGalaxy)處理器。而對于頂級旗艦的Galaxy S25 Ultra來說,均統一采用驍龍8至尊版(for Galaxy)。

根據外界估算,三星此番做出決定的原因在于代工廠良率不佳。更換處理器平臺將花費4億美元以便進一步向高通采購驍龍8至尊版(for Galaxy)處理器。目前三星正在把希望寄希望于下一代處理器Exynos 2600上,代工廠正在努力提升良品率,目標達到大多數晶圓廠在量產前所追求的70%水平。

三星半導體除了自己產品在良率上的表現不佳外,與Google Tensor處理器的代工合作也很可能在今年告一段落。據報道,Google將在今年發布的Pixel 10系列中的Tensor G5處理器,將告別以往四代均采用三星代工的選擇,轉而采用臺積電代工的3nm工藝。此前的Tensor處理器的芯片設計通過與三星半導體深度合作完成,而Tensor G5將實現完全自主設計,并借助臺積電工藝,將在性能和能效方面帶來顯著提升。

明年會更好?

巧合的是,另有在國外社交平臺透露的消息顯示,由于三星的2nm工藝良率仍然令人擔憂,Exynos 2600處理器的使用將被限制在歐洲版的Galaxy S26和Galaxy S26+上。另據某業內消息人士透露,在3nm工藝下的高通第二代驍龍8至尊版在性能方面依然領先于2nm工藝的Exynos 2600。

但是如果在性能方面存在差異,三星可能再度面臨使用Exynos處理器地區的消費者的聯名請愿活動。早在2020年,國外某網站就曾發起一項在線請愿活動,要求三星不再使用Exynos處理器,甚至部分用戶還請愿三星不要再使用自家的圖像傳感器,當時該請愿簽名達到了幾萬人,用戶無法忍受,明明購買的是同型號的Galaxy S旗艦機型,硬件規格完全一致,但就因為采用Exynos,而面臨相比之下續航短、性能低的問題。

Galaxy S24上的對比

一個最近的例子在三星Galaxy S24機型上,當時三星同樣采用了不同地區配置不同處理器的策略,其中驍龍版本面向美國、加拿大、中國用戶,Exynos版本面向其他地區。于是,便有測試人員針對同一型號卻采用不同處理器的機型進行對比測試,綜合表現上,驍龍更具能效比優勢,其中驍龍版相較Exynos版在各項測試中擁有更好的電池續航表現,在拍照過程中,尤其是在長焦鏡頭的使用方面驍龍版穩定性更好,Exynos版會出現色彩不平衡的問題。另外,在照片的導入/導出過程中,Exynos版的機身溫度也更熱。

另在Techmo使用Galaxy S24的驍龍版與Exynos版進行的基準對比測試中,第三代驍龍8在CPU和GPU測試中均優于Exynos2400,且溫度更低,電量消耗更少。在《絕地求生》的游戲測試中,Exynos運行溫度明顯更高,導致屏幕變暗,并且電池消耗更快。

盡管三星多年來持續投入Exynos處理器的研發,但除了最初幾代產品在市場上獲得不錯反饋外,后續的現實卻一蹶不振。從良品率到性能差距,再到用戶口碑,Exynos的“明年會更好”已逐漸演變為每年定期會出現的新聞橋段。若三星半導體工藝始終無法追上臺積電,Exynos系列無法在短期內實現質的突破,三星在高端旗艦芯片上的自主之路恐怕將愈發艱難。

編 輯:魏德齡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推薦新聞              
 
人物
韋樂平詳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聯網技術
精彩視頻
專家談 | 中國信通院曹薊光:大模型紅利加速釋放AI跨行業全場景賦能
飛象趣談第二十五期!全球人形機器人半馬首秀,中國黑科技如何讓機器人跑贏未來!
看見數智福建 2025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媒體探訪活動
在CCBN2025見證百年電視行業新紀元——超高清發展年
精彩專題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通信產業2024年業績盤點
3·15權益日 | 共筑滿意消費 守護信息通信安全防線
聚焦2025全國兩會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