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刷著高清視頻、暢享5G沖浪時,這些流量正變得越來越“綠”!作為通信行業的中堅力量,浙江移動積極踐行國家“雙碳”戰略,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探索“低碳、創新、綠色、循環”的可持續發展路徑——5G基站學會“智能午休”,數據中心學會“精打細算”,生動詮釋了央企的責任與擔當。
打造低碳基站,讓5G信號更“綠色”

依托“能源智慧大腦”,浙江移動實現基站能耗的精準管控。
在5G網絡蓬勃發展、AI算力需求井噴的當下,通信行業正面臨能耗指數級增長的嚴峻挑戰。如何通過科技手段大幅降低網絡能耗,
成為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點問題。
建設光伏綠色能源,實施儲能改造,部署智慧空調管控、深化無線設備節能,近來,浙江移動采取多種創新舉措打造低碳通信網絡。
在溫州泰順烏巖嶺自然保護區的崇山峻嶺間,有一座特殊的“零碳基站”,面對保護區1.9萬公頃的廣袤山林和復雜地形,該基站采用“光伏+MIMO電源+儲能”微電網系統,24塊光伏板與智能儲能設備協同工作,在無日光照條件下能保障基站設備168小時不間斷正常運行。
溫州泰順烏巖嶺自然保護區的“零碳基站”,24塊光伏板與智能儲能設備協同工作。
“通過超廣角波束賦形技術,基站的信號范圍達周邊15公里,不僅滿足旅游登山者實時高清直播、應急搜救等需求,更為森林防火監測和保護區生態科研提供了數智化基礎設施。”浙江移動工作人員介紹。
在臺州臨海雀兒岙島北側,浙江移動臺州分公司為浙能臺州1號海上風電場,建設了臺州首個無人島綠色低碳基站,有效解決了風電場40個風力發電塔、深海遠洋輪航道和周邊養殖場漁民日常通信網絡需求。據悉,該站充分利用機房頂部空間及地面布局太陽能光伏板,創新采用“風光儲”互補發電技術,每年自主發電4.5萬度,減少碳排放43噸。
據了解,自2021年以來,浙江移動逐步擴大零碳、低碳基站建設,目前完成1600余個自建站點光伏系統建設,累計裝機容量約8.2兆峰瓦,全年節電1千余萬度,降碳達5千多噸。
此外,依托“能源智慧大腦”系統,AI技術實現基站能耗的精準管控,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系統根據業務量動態調整設備狀態,實現閑時核心設備智能休眠,5G單站能耗降幅超80%。
在紹興,浙江移動研發智能電力管理系統,構建“8+1+1”能源管理模型,精準調控電力使用,提升節能管理智能化水準,年節省電費超400萬。
在麗水,麗水分公司通過“源-儲-荷-智”四位一體矩陣式解決方案,打造高山低碳機房。其中,創新打造的雨水型水冷系統,控溫精度±0.5℃,全年空調節能67%。
基于光伏、儲能、AI等創新節能技術應用,浙江移動積極重塑通信網絡的能源結構,在構建綠色網絡的同時,也讓5G網絡奔向東海之濱,走向高山之巔。
低碳數據中心,能效優化再升級

在金華,浙江移動數據中心在屋頂空間建設分布式光伏設施,減少對傳統能源的過度依賴。
數字時代,數據中心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具有賦能傳統行業、提升生產效率、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優勢。但是,如何降低數據中心能耗,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也是各大數據中心面臨的難題。
在寧波,浙江移動建立了數據中心模型庫,借助數字孿生模型鏡像投射,對新引入的節能、熱回收等技術流程進行量化評估,推動園區空間、水、電、節能舉措、運維管理一體化分析管理,同時打造了智能運營駕駛艙,整合電力仿真、智能群控、空調視窗等自研模塊,實現設備、系統、環境全場景可視可管可控,降低人工參調、降低運行風險。目前,浙江移動寧波分公司年累計新投產機柜超1500個,年帶寬峰值利用率增量9%,長三角(寧波)數據中心一季度PUE值低至1.17。
在金華,浙江移動為數據中心建立“三力協同”節能體系,一方面提高制冷效力,開展CFD仿真優化空調布局、完善空調末端控制邏輯,提升工程建設的精細化;另一方面挖潛再生能力,部署分布式光伏、余熱回收系統,拉動能源結構優化;同時,創新運維能力,搭建S6平臺、開發冷源低負載模式切換工具,推動運維管理智能化。截至2025年5月,長三角(金華)數據中心年均PUE值達1.24,年節約用電2945萬度,減少碳排放約1.58萬噸。
從營業廳到社區,綠色行動全民參與
在臺州,移動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向客戶宣傳節點知識。
全國節能宣傳周來臨之際,浙江移動積極開展主題系列活動,動員員工與社會公眾力量,多維度推進綠色低碳實踐。
在臺州,移動營業廳精心打造“綠色科普角”,開展節能知識傳播課堂。通過圖文展板、互動演示和員工講解,向廣大市民科普“家電待機耗電”、“空調合理設定溫度”等日常節能實用妙招,現場展示智能插座關閉閑置WiFi模塊的實時節電效果,讓科技節能變得可知可感。同時設立“廢舊電池、舊手機回收點”,方便市民安全處置電子廢棄物,有效引導公眾參與資源循環利用,減少電子垃圾環境隱患。營業廳累計接待參觀體驗市民超300人次,回收各類電子廢棄物450余件。
在溫州,創新推出“綠色講堂”品牌活動,每月深入甌浦垟等社區開展家庭節能講座,覆蓋200余戶家庭,單場活動帶動家庭年節電50度/戶,年累計節電1萬度。活動中為市民派發《家庭節能實用指南》,并聯合供電公司相關機構提供免費能效檢測服務,累計培育社區節能志愿者120人,形成“1傳10”的低碳傳播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