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上海市校外教育展示會在上海世貿展館隆重舉行。本屆展會由上海市培訓協會主辦,主題為“多元共生,智創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新生態”,聚焦科技賦能、資源協同與教育模式創新,集中展現校外教育在素養提升與能力培養方面的實踐進展。學而思受邀參展,圍繞“激發興趣,培養能力”的教育理念,帶來了ICS3.0課堂、研學課程、機器人編程三大方向的教學內容,并通過互動體驗和成果展示,系統展現了其在課程設計、技術融合與教學落地方面的探索進展。
聚焦課堂實踐,呈現多元教學場景
展會現場,ICS3.0課堂吸引了眾多嘉賓駐足體驗。該系統通過教師端、學生端、家長端與教學大屏“四屏聯動”,實現教學過程的可視化與數據反饋。教師可依據學生課堂反饋靈活調整教學節奏,家長亦可實時掌握課堂進度。課堂中配套使用的模型教具和任務驅動式內容,營造了沉浸式學習氛圍。觀展嘉賓通過現場演示了解了系統構成與教學流程,對其在教學互動與內容展示方面的應用表示肯定。

參觀者在展區體驗ICS3.0課堂教學互動環節
研學課程則以“社會即課堂”為理念,通過場景化設計引導孩子將知識轉化為理解力和表達力。此次展出學而思上海分校研發的四條主題路線,涵蓋“探究清明上河圖”“文物修復”“園林構建”“拼世界地圖”,分別與中華藝術宮、上海博物館、豫園、世博會博物館深度合作。孩子們在實地觀察中建構知識體系,在任務執行中鍛煉溝通與協作能力,不僅學習了歷史與科學,更發展了思維方式與跨學科融合能力。
機器人編程課程融合了“結構搭建”與“圖形化編程”,引導孩子在解決真實任務中掌握工程思維與邏輯能力。展會現場展示了學生作品構建的智能城市模型,涵蓋交通、建筑等多個功能區域,體現了編程思維與創新設計的融合實踐。課程以任務導向和動手實踐為核心,注重提升孩子的機械構造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幫助他們在游戲化學習中激發創造潛能。
在互動體驗區,孩子們圍繞城市運行主題展開模塊搭建與編程調試,現場不時傳來歡呼與笑聲。“真神奇,它居然能認出顏色,還會自己動!”一位小朋友驚喜地說道;“感覺像在做游戲,結果是我自己編程出來的,好有趣!”另一位參與者也興奮地分享體驗感受。

國際學生代表團在學而思展臺參與機器人編程體驗活動
科創課程榮獲市級獎項,強化科學素養培養
在“上海市校外科技類課程設計大賽”中,學而思素養課程《科創小達人訓練營》獲得三等獎。該課程面向小學生群體,鼓勵孩子們通過問題提出、實驗設計、結果表達等環節,完成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流程。課程注重觀察力與邏輯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提升科學素養與表達能力。

學而思榮獲“上海市校外科技類課程設計大賽”三等獎
推動科技與教育融合,拓展學習邊界
“本次展示會是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之一。”上海市培訓協會會長戴立益在現場表示,“希望通過推動課堂內外真正實現同頻共振,讓優質校外教育成為青少年成長的第二課堂,持續釋放育人功能。”
在這一理念指引下,學而思圍繞課程內容、教學形式與場景建設展開多角度展示。從AI智能課堂到社會研學路徑,從系統化課程設計到教具研創實踐,呈現了從內容設計到課堂實踐的系統化探索路徑。
此次展示會不僅為公眾提供了直觀了解課程形態的機會,也成為校外教育機構探討內容設計與實踐落地的交流平臺。展會期間,眾多教育專家、媒體代表與機構嘉賓走進學而思展區,圍繞AI課堂融合、課程體系構建與項目落地實踐展開深入交流。
未來,學而思將持續關注教學內容與成長體驗的融合,進一步探索素養教育在多元場景中的落地方式,深化課程內容與教學場景的結合,與更多教育力量攜手,共同助力孩子在多變世界中提升思維能力、增強探索意識、實現自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