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我國在量子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性成果。通信運營商早已投身其中,試圖搶占發展先機。中國電信就加速推動了量子科技從實驗室走向廣闊市場,推出全球首個“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吸引50多國用戶;構建“量子+”產業模式,量子密信、手機直連衛星等應用使用率穩步提升;成立中電信量子集團,全棧自主可控核心技術……
加快量子通信商業化,構建安全通信基石
隨著量子技術產業鏈的日趨成熟,其商業化進程提速,中國電信積極布局,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技術層面來看,量子密鑰分發(QKD)是量子通信商業化的關鍵技術。中國電信聯合多家科研機構,對QKD技術進行深入研究與優化。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顯示,在實際測試中,中國電信量子密鑰分發系統能夠在百公里級別的光纖鏈路中,實現穩定的密鑰生成。
在應用場景拓展上,中國電信積極探索應用。在金融領域,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極高,中國電信與多家銀行合作,構建了基于量子通信的安全數據傳輸網絡。在政務領域,中國電信為多個地方政府搭建了量子政務專網,有效保障了政務信息的安全。
加速量子計算從實驗室走向多元應用場景
在量子計算領域,中國電信著力推進量子計算的落地應用,將量子計算從實驗室逐步推向多元的實際應用場景。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電信積極推進北京、上海等16個重點城市的量子城域網建設。
在藥物研發領域,量子計算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優勢。中國電信與知名藥企合作,運用量子計算技術進行藥物分子模擬。
此外,中國電信還積極探索量子計算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中國電信通過研發量子機器學習算法,將其應用于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場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量子科技未來可期
國家高度重視量子科技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的研發和應用,推動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技術的產業化發展。中國電信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政策,將量子科技發展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中。公司成立了專門的量子科技研發部門,加大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研發投入。
在產學研合作方面,中國電信積極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開展聯合研究項目,共同攻克量子科技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題。
中國電信還積極開展人才培養計劃,與高校合作開設量子相關的專業課程,為企業培養儲備專業人才。
未來,隨著量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電信將繼續深化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布局,為我國在全球量子科技競爭中贏得優勢,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