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芯片|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人工智能 >> 正文

探訪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人形機器人加速進化 發力場景化應用落地

2025年8月11日 08:56  CCTIME飛象網  

飛象原創(高靖宇/文)會干農活的具身體、大秀街舞的潮酷玩家、上天入地的忙碌打工“人”……全球最頂尖、最有趣、最接地氣的機器人明星都在這兒扎堆亮相!

8月8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200多家國內外優秀機器人企業、1500多件展品同臺登場,集中展示機器人研發生產領域前沿科技與產業新動向。

競技PK 人形機器人加速進化

今年4月,全球首次“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莊開跑,跌跌撞撞的“一小步”,卻為機器人發展打開無限想象空間。如今,我們將目光再度聚焦北京亦莊,機器人種種創新與應用的火熱場景,刷新著人們的認知。

宇樹科技機器人展臺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此刻一場機器人拳擊比賽正在激烈開打,兩名機器人拳擊選手“閃轉騰挪”,有攻有防,摔倒后也能快速翻身站起,繼續投入戰斗。

“最近半年多時間,全球機器人的AI技術進步非常快,例如今年1月宇樹機器人跑步相對僵硬,但最近幾個月開放OTA給客戶后,機器人不僅跑步更絲滑了,還可以在復雜地形跑步。”宇樹科技CEO王興興表示,宇樹科技的目標是把機器人做成可以綜合干活的通用型人形機器人,包括端茶倒水、工廠、表演等各種場景,不僅僅是單一場景,但到目前為止做得還不是特別理想。

除了機器人拳擊比賽,同樣高人氣的還有機器人足球賽。球場上,加速進化機器人選手T1和K1正激烈拼搶,觀眾為雙方“運動員”加油助威,一個進球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堪比觀看一場真人球賽。

“之所以聚焦賽事,是因為很多能力未來都能夠遷移到家庭、工業場景當中去。”加速進化全球化負責人李超表示,球場上機器人鍛煉感知能力,能夠快速識別動態的物體,識別對手避障等等,還需要去完成自己的定位導航,需要很穩定地行走,以及在沖擊時、摔倒后再爬起來等等。未來機器人其實大多數工作都是要從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這些能力都是可以呼應的。

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首發新品100余款,與去年行業普遍靜態“秀”機器人不同,今年業更關注機器人如何真正投入工作、實現商業化落地。

北京銀河通用攜具身大模型機器人Galbo亮相,具備面向零售行業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GroceryVLA,面對密集陳列、多樣 SKU 及多變包裝形態的商超環境,Galbot能夠快速、精準地定位目標商品,完成穩定高效的取送操作,整個過程無需遙控。據了解,銀河通用已正式啟用全球首個機器人全自主服務的快閃店——銀河太空艙,該項目正式落地北京海淀區。

優必選首次對外展示面向智能制造場景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2。據介紹,其是全球首個可自主換電人形機器人,身高1.76米,具有52個自由度,擁有第四代工業級靈巧手,可7X24小時連續作業,是國內首個端到端“類人眼”雙目立體視覺感知。

北京人形攜天工、天軼系列全新2.0產品矩陣亮相,展現了從最能跑到最好用的進化,并演繹具身智能機器人工業場景多本體、多任務協同工作能力。

在大會開幕式上,正式發布《2025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應用場景》報告,遴選出工業通用操作、汽車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電力生產、安全應急、商業服務、家居服務、農業生產等十大人形機器人潛力應用場景,為人形機器人技術攻關與產業化落地提供了明確路徑指引。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作為機器人的高階形態和具身智能的重要載體,人形機器人在生產制造、倉儲物流、安全防護、家政服務、教育醫療等場景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

人形機器人仍需精細打磨

如今,機器人產業正處于規模化、產業化前夜。國際機器人協會預測,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元級別。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預計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產業將進一步實現規模化發展,其相關產品將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雖然具身智能機器人備受關注,但距離真正多用途人形機器人的實現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宇樹王興興表示,關于機器人本體,普遍存在一種誤解,將當前未能大規模應用或功能受限歸咎于硬件不足或成本過高。然而,現有硬件雖仍需持續優化,但已具備基礎可用性,當前真正的瓶頸在于具身智能還未完全成熟,這是制約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的核心因素。目前全球范圍內最大的問題是模型問題并非數據問題。目前來說具身智能機器人模型架構有待提高。

“先上崗,再進家,是機器人普及的現實路徑。我們判斷,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將是低速、高頻、剛需的商業場景,例如藥房搬運、零售導引、園區巡檢等。這些場景任務明確、環境可控,適合技術早期階段部署。”越疆科技市場總監謝凱旋表示,從工廠走向家庭,最大挑戰不是技術,而是安全性、價格和服務體系的完整閉環。

編 輯:高靖宇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推薦新聞              
 
人物
中國電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視頻
華為史振鈺:智能體從辦公走向生產,AI成為生產力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孫立寧:構建具身智能的免疫系統,從安全服務到人機共生的新范式
廣汽副總經理閤先慶: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基石
IDC中國副總裁鐘振山:未來的市場趨勢是從單一智能體產品逐步轉向智能體集群
精彩專題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
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
2025 MWC 上海
2025工業互聯網大會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