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芯片|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頭條資訊 >> 正文

中國屏何以大“顯”身手

2025年8月26日 09:06  證券日報  作 者:丁蓉

曾幾何時,一臺大尺寸電視也是價格不菲的“奢侈品”。而如今,電視的屏幕越來越大,價格卻越來越“美麗”,75英寸的電視僅需幾千元。

在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路的順電門店四樓電視銷售區,工作人員黃勝軍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門店有116英寸電視機,還可以調到130英寸乃至160英寸的產品。”深圳市民羅運向記者表示:“2022年世界杯前夕,我購買的75英寸電視機價格上萬元,而現在通過‘國補’和門店活動,3498元就能買到。”消費者鄭慧則告訴記者,她用一萬元購入了一臺100英寸的電視機。

消費端體驗的顛覆性變化,背后是中國顯示產業的全面崛起——我國廠商不僅占據全球電視出貨量的半壁江山,更在折疊屏等前沿領域躋身世界第一梯隊。從打破“缺芯少屏”困局,到主導LCD(液晶顯示)主流市場,再到向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具有自發光、高對比度特性的顯示技術)、Micro-LED等高端技術邁進,中國顯示產業正依托技術突破、規模優勢以及政策支持,重塑全球產業格局。

政策與產業共振

產業鏈逐步自主可控

中國顯示產業的崛起,離不開政策精準引領與產業鏈協同共進。

政策的指引與支持貫穿了整個產業發展周期。新型顯示器件及關鍵材料一直被置于國家戰略高度,“頂層設計—技術攻關—產業落地”的全周期支持體系持續完善。2024年1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量子點顯示、全息顯示等研究,突破Micro-LED、激光、印刷等顯示技術并實現規模化應用。

政策東風下,產業龍頭不斷尋求突圍。2003年,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A(4.160, 0.00, 0.00%)”)收購韓國現代的顯示屏3代生產線,邁出“海外收購、自主建線”的關鍵一步。2009年,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創立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華星”)進軍顯示行業,進一步壯大國內面板制造的力量。

顯示行業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需要長期且大額的資金投入,京東方A與TCL華星通過與政府合作、資本市場融資等多種方式,艱難鋪設面板國產化生產的基石,在重重技術封鎖與市場質疑中堅持投資建設高世代產線(新型顯示產業中用于生產大尺寸顯示面板的先進生產線)。如今,以TCL華星與京東方A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經構建起強大的LCD制造集群。

產業鏈上游材料的自主可控同樣關鍵。以偏光片為例,作為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其制造技術長期由國外主導。2007年,深圳市三利譜(27.570, 0.00, 0.00%)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利譜”)成立,2008年,公司建成窄幅偏光片全制程生產線,又于2011年建成了國內首條寬幅TFT偏光片全制程生產線,一舉填補了國內TFT-LCD偏光片產業的空白。此后,隨著多條寬幅產線陸續投產,三利譜逐步實現在手機、平板、筆電、電視等主流顯示領域的大規模供貨,成為中國顯示產業供應鏈自主可控中的重要一環。

回顧發展之路,三利譜副總經理、董秘黃慧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顯示產業得到了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LCD新型顯示器件及關鍵原材料產業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這為我們這些LCD產業鏈企業提高競爭實力、參與國際競爭創造了良好條件及發展機會。各環節企業的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鏈集群效應,推動我國LCD產業完成逆襲之路,實現快速崛起。目前,國內顯示行業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傳統產品價格趨穩,高規格產品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供應鏈也在不斷優化。”

如今,我國顯示產業集聚了技術、產能、成本控制和本土供應鏈等優勢,形成環京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中西部地區四大產業集聚區。其中,珠三角地區產能占比最大。

技術賦能大屏普及

成本下降激活多元場景

“大屏電視機的終端銷售價格有了顯著下降。以75英寸電視為例,近兩年價格下跌約50%。”集邦咨詢顧問(深圳)有限公司分析師范博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大屏電視價格下降,主要緣于技術突破帶來的成本降低。

由我國企業主導的Mini-LED等技術,不僅優化了畫質,更推動了大尺寸產品的普及。“采用了Mini-LED的方案的LCD產品,使同時具備高畫質和高性價比的大屏電視成為可能,加速了大尺寸電視的普及。Mini-LED技術令顯示效果大幅提升,推動著LCD產品繼續向前迭代進化。”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更經濟的切割方案也推動成本下降。北京洛數合圖科技有限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京東方A、TCL華星利用10.5代線實現了100英寸與115英寸的面板經濟切割,單片成本得以降低,產能利用率獲得提升。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在8.6代線突破116英寸套切技術,提升了材料利用率及超大尺寸生產靈活性。

范博毓表示:“伴隨成本下降與技術迭代,大尺寸化趨勢將持續,未來大屏產品市場仍將延續增長勢頭。”

“這一趨勢背后存在多重驅動。其一,家庭消費端,人們對沉浸式大屏需求增長;其二,企業端,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化,刺激大型會議室、指揮中心對百寸級交互平板的采購需求;其三,伴隨成本下降與技術持續迭代,百寸產品正從高端商用的‘技術標桿’,迅速向智慧醫療、文博展示、智慧交通等新興領域拓展。尤其在手術示教、遠程會診、文化遺產數字化展示及綜合交通調度等場景中,大屏交互價值日益凸顯,成為多個產業智能化升級中的關鍵基礎設施。”眾和昆侖(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多種技術路線并行發展

競逐未來產業制高點

“新型顯示產業是信息時代的終端基礎和數字經濟的關鍵領域,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全行業共同努力下,近年來我國的新型顯示行業發展成績顯著,成為全球新型顯示行業的重要一極。”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熊繼軍如是說。

盡管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國顯示產業仍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技術迭代的壓力持續存在。另一方面,供需錯配的風險亦不容忽視。價格下降雖然有利于消費者,但也可能壓縮企業利潤,影響其研發投入與長期競爭力。

面對挑戰,中國顯示產業正在尋找新的增長路徑。在獲得LCD市場的較大市場份額之后,中國顯示產業已瞄準更前沿領域:深度布局可實現曲面、折疊、卷曲、拉伸的OLED技術,可應用于智能眼鏡的Micro-LED等高端技術領域,競逐萬物互聯時代的屏幕話語權。

當下,國產折疊屏手機乃至折疊屏筆記本電腦等硬科技產品,正是企業技術跨越的明證。例如,在柔性顯示領域,2001年,維信諾(10.370, 0.00, 0.00%)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信諾”)點亮了國內首款柔性顯示器件,2013年點亮國內首款AMOLED柔性屏,2015年點亮全球首款3毫米彎曲半徑下的全屏卷曲柔性屏。公司打造多款全球首創的柔性終端概念產品,已成為全球OLED賽道頭部企業。

維信諾首席品牌官楊淑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OLED廠商持續在創新技術方面進行大力投入,能很好地響應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

未來,顯示產業將呈現多種技術并行的格局。“企業將針對大屏、高端手機、車載顯示、智能眼鏡等不同的終端產品和應用場景各展所長,競逐產業發展制高點。”北京智帆海岸營銷顧問有限責任公司首席顧問梁振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規模領先到價值制勝,中國顯示產業正堅定地向全球價值鏈的最高端邁進,點亮萬物互聯的無限可能。

編 輯:路金娣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推薦新聞              
 
人物
中國電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視頻
聯想集團陳振寬:聚焦AI三大主線,以全棧AI能力布局,推動算力產業與智能化轉型
華為周躍峰:打破數據孤島,提升數據基礎設施核心價值,賦能AI發展
中國鐵塔劉國鋒:筑牢算網底座,完善算力供給,賦能數字未來
中國廣電曾慶軍:算網融合賦能廣電發展
精彩專題
2025中國算力大會
ICT產業2025年中業績盤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
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