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芯片|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人工智能 >> 正文

爭奪“下一代超級終端”,智能眼鏡的未來野望

2025年8月4日 07:29  CCTIME飛象網  作 者:高靖宇

飛象原創(高靖宇/文)歷經多年技術沉淀與市場試煉,智能眼鏡的發展軌跡正迎來歷史性的關鍵拐點。IDC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1451.8萬臺,同比增長42.5%。隨著頭部硬件廠商的入局和輕量級眼鏡的密集發布,智能眼鏡正展現出接替智能手機,成為下一代個人超級終端的野望。

輕量級眼鏡賽道火熱 新品迭代加速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眼鏡大致可分為5種類型。一是僅有音頻聽歌、打電話功能的眼鏡;二是在一的基礎上加上了攝像頭的眼鏡,可以用來拍攝,也可以借助AI分析眼前場景;三是在二的基礎上,鏡片具備顯示的功能,叫作AI+AR眼鏡;四是分體式AR眼鏡,需要有線連接主機;五是VR眼鏡,由于硬件成本高、體驗不佳等原因一直未能普及。

目前眼鏡市場主力為輕量級眼鏡,也就是前面三種類型的設備,其中99%的智能眼鏡都是第二類形態。

6月26日,在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布小米首款AI眼鏡,起售價1999元。雷軍表示,小米AI眼鏡是“隨身的AI入口”。這款機身40克的AI眼鏡除了支持拍攝、視頻通話、直播、耳機、語音問答導航外,也具備掃碼支付等功能。

今年6月上市的Rokid Glasses,屬于具有AI+AR功能的智能眼鏡。除搭載AI大模型以外,還具備AR顯示技術,可以提供信息提醒、智能提詞、導航等功能。

7月26日,阿里首款自研AI眼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這款 AI 眼鏡具備市場上多數同類產品的基礎功能,如語音助手、音樂播放、電話通話和實時翻譯等;同時還將深度整合“阿里巴巴生態”的多項功能,支持高德地圖導航、淘寶比價、支付寶掃碼支付、飛豬行程提醒等功能。

智能眼鏡高速增長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企業爭相布局。從去年至今年6月,華為、Rokid、百度、雷鳥創新、星紀魅族等知名企業和品牌已相繼推出了智能眼鏡新品。

IDC中國市場分析師葉青清認為,2025年對于中國AR/VR市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市場在連續兩年的持續下滑后在輕量級眼鏡的發展下終于迎來新的增長窗口。輕量級眼鏡在ER觀影類眼鏡逐漸飽和、增長放緩的趨勢下,提供了包括全天候陪伴、輕運動健康、輕商務出行等新的消費級應用場景,讓智能眼鏡逐漸滲透到普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中,實現了受眾群體從科技極客向大眾消費者的轉變。

“下一代超級終端”的風口競速

“像手機一樣,成為下一代超級終端”,智能眼鏡具備的發展潛力,預示著一個新的行業風口正在到來。

根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1451.8萬臺,同比增長42.5%;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290.7萬臺,同比增長121.1%,其中音頻和音頻拍攝眼鏡出貨量預計216.5萬臺,同比增長178.4%;AR/VR設備出貨量預計74.2萬臺,同比增長38.1%。

在WAIC期間的一場論壇中,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業群智能終端業務負責人宋剛就提到,眼鏡處于人類頭部的生態位,而頭部設備可以捕獲80%以上的人體感知輸入。因此,AI眼鏡具有極強的場景穿透能力。AI眼鏡作為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感官中樞”,將會催生個人數據量的急劇爆發,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最重要的個人移動入口。

不過,智能眼鏡普及之路并非坦途,技術層面面臨很多挑戰,比如性能、重量和續航以及交互能力等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智能眼鏡交互功能與手機差距明顯,成為主流入口至少還需要5到10年發展與積淀。

葉青清認為,隨著頭部廠商入局,智能眼鏡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廠商格局瞬息萬變,如何在關鍵時期做好前瞻性的產品規劃、緊跟市場變化調整策略,將是廠商能否在初期拿下關鍵市場份額的決勝因素。

編 輯:高靖宇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推薦新聞              
 
人物
中國電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視頻
飛象趣談第三十一期!3.99萬顛覆人形機器人市場!宇樹R1以“中國智造”開啟實用化時代!
2025WAIC|探館中國電信展臺 AI全景圖 滿滿“科技范兒”
中國電信總經理劉桂清:星辰智惠,共治共享,賦能產業變革新未來
中國電信柯瑞文: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動態防護體系,構建共創、共治、共享的產業生態
精彩專題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
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
2025 MWC 上海
2025工業互聯網大會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