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高質量的5G網絡、強大的AI能力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效賦能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千行萬業數字化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推動融合應用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重慶,一座迅速崛起的“數智名城”。2024年4月24日-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人民郵電報社)聯合重慶市通信管理局成功舉辦“數智新重慶“主題媒體探營活動。二十多家全國主流媒體深入重慶,實地探訪調研通信及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如何加快推進5G信號升格,以及5G、5G-A、AI如何賦能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文旅、低空經濟,發掘數智新重慶建設的精彩案例。
重慶信號升格: 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30個
去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的主要目標提出,要實現移動網絡(4G和5G)信號顯著增強,移動用戶端到端業務感知明顯提升,為廣大用戶提供信號好、體驗優、能力強的高品質網絡服務。
在4月24日下午舉辦的“信號升格”主題媒體座談會上,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30個。截至目前,專項行動已對全市200余個商圈和文旅場所、1200余個居住社區、7000余部電梯等具體場景優化網絡質量,完成了軌道交通八條既有線路的224個站臺、199段隧道的5G網絡改造,最快的網絡測試速率超過了700Mbps。

“信號升格”主題媒體座談會
重慶解放碑商圈:宏微結合立體組網,實現“8D魔環城市”的5G覆蓋
解放碑是重慶的地標建筑,日均人流量超30萬,重大節假日人流量超100萬,解放碑商圈有4個方向寬敞空曠的步行街,周邊建筑物及人流均十分密集,網絡覆蓋的技術難度高。重慶電信承接工信部“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在解放碑商圈采用宏微協同立體組網,室內外協同、高低分層立體組網,實現密集商圈5G網絡全面連續覆蓋。首先在周邊裙樓樓頂部署5G宏基站,解決商圈面上的基礎覆蓋;其次在步行街地面的監控桿、路燈桿上部署5G小微基站,對人流密集高流量區域進行精準疏忙;在周邊商場及寫字樓、地下通道、地鐵站內建設室分系統,完善室內外場景連續覆蓋,實現用戶高速泛在的網絡極致體驗。

重慶電信加快解放碑商圈信號升格
解放碑地下環道室內導航:5G+室內北斗導航系統創新落地
重慶立交橋縱橫交錯,道路變化多,導航不準一直是難題。重慶市解放碑地下環島總長度7.5公里,位于地下20至60米深處,包括上、中、下三層隧道群和超小半徑螺旋形隧道,串聯近30個地下車庫2.3萬個車位,并配套紅綠燈、載車電梯等交通設施,構造非常復雜,市民駕車通行中很容易迷路。重慶移動率先在重慶解放碑地下環道落地“5G+北斗”室內導航系統,通過在環道內部署衛星定位設備,實現動態3—5厘米、靜態精度5—8毫米的高精度定位,導航定位精度與可靠性顯著提高,動態內符合精度置信度達到95%。填補了國內地下隧道無衛星導航的技術空白,有效解決隧道內定位導航和車流監測等問題,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省時、安全。

媒體探訪解放碑地下環道5G+北斗導航解決方案
5G-A通感一體:服務低空經濟
5G通感一體化是5G-A階段的重要特性與能力,它將通信、感知、計算等多種能力結合,在保障通信服務的同時,賦予基站感知探測能力,可以對低空飛行物、道路車輛、水域船舶等實現低成本、無盲區、全天候的感知。重慶移動在兩江新區國際博覽中心完成了5G-A通感一體化基站低空感知功能驗證,采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識別算法,可以識別反射面積達到0.01平方米的低空飛行物。

5G-A通感一體特性賦能低空經濟
長安汽車數智工廠:5G大范圍應用,深度賦能汽車制造
長安汽車數智工廠是中國聯通(重慶)5G融合創新中心攜手華為等核心生態伙伴與長安汽車共同打造的“智慧工廠”。在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為汽車制造中壓鑄、電池、機加、沖、焊、涂、總7大車間、千余種加工或生產場景提供5G網絡服務,通過5G連接數字底座和數十種制造系統,實時傳輸百萬級生產指令,支撐安全、質量、交付、成本、人員、設備、環境等7大板塊的業務運轉及工廠運營可視化,5G已深度融入制造,成為制造的核心工具之一。

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現場參觀交流
中國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一體化能力聚合,一體化運營服務
中國聯通(重慶)5G融合創新中心(以下簡稱“5G融合創新中心”)由中國聯通和重慶市政府在渝共同組建成立,是5G融合創新和工業服務賦能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創新載體。5G融合創新中心重點聚焦汽車及工業智造全產業鏈,以5G技術為核心,制定八大業務方向,打造了40余款自主可控產品,沉淀了強大的產品及研發能力。目前,已服務長安、大江美利信、華森、川儀等本地工業龍頭企業,服務整體覆蓋全市17個主要工業門類,重點打造了“柔性生產制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等“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

中國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現場交流
宗申動力:5G+AI+制造,實現制造型精益生產、降本增效
宗申動力實施了“6+1”架構,指6大應用場景+1個5G內網建設,6大應用場景包括5G+MES、5G+AI質檢、5G+智慧物流、5G+遠程操控、5G+輔助裝配等新興應用,使生產效率、運營成本、產品質量均得到了優化,覆蓋摩托車發動機生產制造行業的“人機料法環測”各業務場景,實現了制造型精益生產、降本增效。通過在生產工廠內部署5G企業內網,利用5G網絡高并發、低時延、高帶寬的特性,解決部分業務場景中使用傳統通信手段存在的通訊瓶頸,實現5G與摩托車發動機制造業務深度融合,解決生產痛點、難點,促進摩托車發動機裝配制造業轉型升級。

宗申動力產品展示
重慶美的:5G+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重慶美的2020年與中國電信合作,率先組織開展5G項目,利用中國電信 5G 技術進行專網改造,形成基于中國電信 5G 等新型網絡技術的網絡體系架構和網絡基礎設施,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對工業數據的深度感知、傳輸交換、計算處理和高級分析,實現重慶美的機器、零部件、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產品以及人之間的網絡互聯;實現從單個機器到生產線、整個工廠的智能決策和動態優化,從生產系統內部智能化改造升級和 5G 網絡新技術兩個層面同時著力,并形成 5G+高清視覺質檢新型應用場景、5G+物料智能管理等典型5G應用場景。

美的國家級5G+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
重慶軌道2號線: 5G-A&Massive MIMO技術打造軌道精品線路
軌道2號線客流量大、集中度高,日均客運量達58萬人次,早晚高峰地鐵到站時5G用戶數和流量會快速攀升,對網絡造成極大壓力。重慶電信在軌道站臺站廳全面部署5G LampSite設備,并通過華為分布式Massive MIMO技術,實現容量和體驗雙提升,提供泛在千兆用戶體驗。李子壩觀景臺節假日期間峰值人流量達5000人,用戶集中、高峰期容量需求大,網絡直播等新業務對網絡體驗要求高。重慶電信在李子壩觀景臺部署5G-A,通過CA載波聚合+SUL超級上行技術極大提升上/下行體驗,現網實測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超2.4Gbps,上行峰值速率超700Mbps,能極大滿足用戶對不同業務體驗要求。

重慶軌道2號線李子壩站
重慶智能計算制造基地:集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打造“重慶造”兆瀚智能計算品牌
重慶智能計算制造基地生產中心2024年四月建成,目前已有兩條30萬級數字化、半自動化生產線,分別生產國產自主創新品牌的“兆瀚”系列服務器和臺式計算機,全流程可追溯化,保證生產作業的高效化、高品質,目前產線的產能達到可日產200臺服務器、500臺PC機。兆瀚”系列服務器是基于昇騰、鯤鵬處理器的高性能機架式服務器,目前服務器從主板、芯片、CPU\GPU等零部件全都實現了國產自主研發。整機生產線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更進一步的聚集,未來逐步提升省產化率,為重慶智能計算產業生態發展和科技創新做出更大貢獻。

探訪重慶智能計算制造基地
重慶鯤鵬計算產業生態中心:打造全國領先的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重慶鯤鵬計算產業生態中心自2020年4月正式揭牌以來,已服務市內外生態伙伴1000余家,覆蓋政府、金融、交通、互聯網、制造、教育等多個行業領域,完成適配轉化方案729個。目前,重慶鯤鵬計算產業聯盟已累計發展會員單位94家,成功引進69家企業入駐鯤鵬計算產業園,辦公人員超500人,2023年年產值超2.5億,預計2025年達到10億,擁有知識產權200余項,并獲批重慶市示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及重慶市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重慶鯤鵬計算產業生態中心
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共筑智能根基、共建數智生態
2023年9月5日,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正式投用,一期建設算力400P(340P訓練、60P推理),中心以昇騰全棧AI軟硬件技術為軸心,打通重慶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上下游,重點打通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行業政產學研用全流程,吸引企業、技術、人才、資金等高端要素聚集,在區域形成基于國產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重慶市數字經濟(先進計算)產業園:
重慶市數字經濟(先進計算)產業園是以鯤鵬和昇騰為計算產業技術底座,依托西部(重慶)科學城與西永微電子產業園智能終端、集成電路、互聯網大數據、汽車電子等優勢產業,構建完善的開發者和產業人才體系,實現從開發者、廠商、用戶到科研院所等多方共贏。產業園總面積約18000平米,以AI、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制造等為重點產業發展方向,5年內逐步引入或培育100家以上軟件企業。截止于2024年3月,已成功引進69家企業。

面向未來,重慶將持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化發展和規模化部署,建設更加先進、綠色、智能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供給體系,實現供給能力和應用服務水平全球領先,促進數智新重慶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