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北京科博會舉辦的第三天,“未來產業”系列推介發布活動持續吸引著觀眾目光,在大數據產業專題會上,多家企業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了大數據的最新發展與前沿應用。從農業到金融,大數據行業正持續釋放價值,而“算力底座”與自研技術的增強,也讓數據服務變得更加實惠、高效,如果說此前大數據還是側重于行業賦能,如今則是推動千百行業結構轉型。

從田間到銀行
推介會上,一眾企業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展示了大數據前沿應用方式。北京佳格天地科技(6.220, 0.03, 0.48%)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弓,介紹了如何利用大數據,讓農民“擁有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佳格天地基于以衛星遙感為代表的多源數據,結合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將大數據應用于現代農業,目前已服務國內超過4億畝耕地,遍及30個省級行政區。公司在農場會布設物聯網設備,采集農情數據后交由公司團隊進行分析,及時指導當地農戶施肥、打藥和灌溉。
“云種田”的方式直擊當下農業中的痛點,例如種植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抗災害能力弱等。大數據支撐下的農田管理,能夠實現小成本對種植資源大規模監管,及時防災減損、降本增效。公司的技術在天津寶坻小站稻項目中,推動每畝減少綜合成本約200元,增產達15%。
天云數據則側重銀行、保險領域解決方案。在銀行場景下,公司提供的服務體系,不僅可以更便捷地查詢歷史數據,還能輔助銀行循環貸營銷,進行結匯風險識別等。
透過銀行場景,人們能更直觀地感受數據帶來的改變。例如人們愈發愛在手機上辦理各種業務,這也讓銀行系統中積累的數據量越來越大,為保證核心數據存儲系統正常工作,銀行不得不做出取舍,一些數據需要預約才能調取、查詢,例如5年以上的歷史交易數據大多不能實時查詢。
對此,天云數據開發了支持高并發、全渠道、多維度的歷史數據查詢系統,擁有獨立底層Hubble數據庫,所有數據單獨存儲,安全且高效地提升了查詢效率。
讓數據更好用
雖然大數據應用廣泛,但不可否認的是,對很多企業而言數據價格依然昂貴,如何把大數據拆分成“小包裝”,讓服務變得更加靈活,是從業者正在努力的方向。
永洪科技副總裁石虎帶來了vividime BI,BI即商業智能的簡稱。在傳統的分析環境下,客戶要從定義業務需求開始,建立數倉模型、構建分析主題、搭建報表,最后才能使用報表,期間需要技術、業務人員協同作戰,不僅部署成本高、開發周期長,而且靈活性差。
然而在vividime BI環境下,企業可直接連接數據源,之后自定義指標并進行探索式分析,最后生成自助式報表或儀表盤,讓企業根據自身需求靈活定制。同時,vividime BI在支付方式上也更加靈活,降低了企業成本,石虎介紹稱,永洪科技的愿景之一便是“人人可做數據分析師”。
柏睿數據專注于如何讓沉睡的數據“活”起來,這離不開“湖倉一體”的設想與架構,所謂“數據湖”指的是大型基于對象的存儲庫,能夠以原始格式存儲任何類型數據,這些數據在存儲時不需要進行事先結構化處理,而是留待后續進一步分析挖掘。“數據倉”則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數據存儲架構,用于存儲結構性數據,針對企業關注的問題提供策略支持。
柏睿數據推出的一站式數據要素平臺Rapids Lizard,能夠實現數據湖、數據倉的無縫結合,這種一體化的數據架構不僅能處理大規模數據,還可以保證數據的實時性和一致性,為企業提供一個強大的數據基礎設施。
Rapids Lizard還提供了數據服務功能,允許用戶將處理和分析后的數據輸出為API服務,幫助企業建立起一個更靈活、高效的數據體系,總的來說,柏睿數據要素平臺可以根據企業需求定制開發,確保平臺功能與企業業務完美契合。
柏睿數據副總裁李遠志對北京商報記者談到,從2020年開始,“數據智能”就是非常重要的命題,無論是技術派所提倡的“數據編織”,還是中央政府提出的“數據要素X”,無不彰顯著數據本身的重要性,以及數據管理的復雜度,如何更高效地統管數據資源、驅動數據價值,是每一個從業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不斷夯實的“底座”
數據經濟革新的背后,是數據底座的不斷夯實。如果從整個大數據產業鏈看,目前行業聚焦的數據采集、挖掘整理、云平臺多集中在中游,而上游基礎設施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視。
推介會上,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當下前沿智算中心是如何通過技術變革,發揮出更大效能。以博大數據深圳前海智算中心為例,該中心具有高算力、高能效、高彈性等核心優勢,從算力上來看,該中心可規劃容納15000個機柜,一期建設可支持算力規模達40000P,在能效方面,該公司以創新的冷卻架構和液冷技術,高效地支撐起服務器設備,提升了設備的壽命與穩定性。
在使用方面,博大數據智算中心采用彈性模塊化設計,適配彈性需求,同時以AI驅動自動化管理系統,能根據客戶訴求實現實時調度,按照不同的行業屬性,滿足各類型用戶的網絡接入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如今數據中心建設與綠色能源“雙軌并行”,例如在數據中心所在地安裝太陽能(4.400, -0.07, -1.57%)板、風力發電設備,可以增加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優化電力供應系統,以減少電力損耗,而正在推廣中的液冷技術,相比傳統的風冷,也能更有效地帶走熱量、降低能耗。
業內觀點認為,如今數據中心產業總體進入成熟階段,但技術環節有待進一步精細,從發展趨勢看,未來低碳化、服務化的特性將進一步增強,參與的客戶主體、資本、模式也將更加多元,而AI催生出的強大算力需求,也讓客戶逐漸從互聯網的頭部企業擴展到腰部,總體而言,不斷夯實的數據底座,持續推動著各行各業結構轉型。
企業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