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頭條固定一 >> 正文

中興通訊2025年Q1:感受AI弄潮者的成長之痛

2025年4月25日 07:23  CCTIME飛象網  作 者:遠山

飛象原創(遠山/文)這無疑是春天里最及時,也最為糾結的一場雨。在全球科技產業加速向AI與算力時代邁進的大氣候下,中興通訊于2025422日發布了第一季度報告。

這份報告不僅是一份財務成績單,更折射出這家通信巨頭在復雜環境中的戰略突圍與自我革新。面對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通信行業競爭白熱化,以及AI技術對傳統業務模式的顛覆,中興通訊以連接+算力為支點,試圖在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中尋找一種微妙的平衡。

然而,營收增長與利潤承壓的鮮明對比,也顯露出中興通訊在轉型期所承受之痛。透過這份報告,我們既能窺見中興通訊在AI時代的雄心,更能感受到其背后暗流涌動的挑戰。

數據背后的糾結:增長與利潤的剪刀差

2025年Q1,中興通訊交出了一份營收亮眼、利潤“黯淡”的成績單:

營收329.7億元,同比增長7.8%,主要得益于第二曲線業務(算力、終端)營收占比超35%,政企業務同比翻倍;

歸母凈利潤24.5億元,同比下降10.5%扣非凈利潤19.6億元,同比下滑26.1%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18.5億元,同比銳減37.9%,主要因采購支付增加;

研發費用59.5億元,同比下降6.7%,但研發投入占比仍維持在18%的高位;

營業成本216.7億元,同比增長14.2%,遠超營收增速,導致毛利率承壓。

這些數據勾勒出一個清晰的輪廓:中興通訊正在通過新興業務拉動增長,但傳統通信設備的利潤空間被擠壓,疊加原材料成本上升、國際市場拓展投入增加,導致凈利潤與現金流表現疲軟。

可以看出,這種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既是戰略轉型的必然代價,也暴露出成本控制與業務結構優化的迫切性。

內外交鋒下的戰略突圍:中興通訊的

其實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興通訊所處的環境可謂冰火兩重天

從外部看,全球通信設備市場競爭加劇,歐美廠商在6G技術上的超前布局形成壓力,而地緣政治波動導致海外市場拓展風險陡增。與此同時,AI技術的爆發式增長催生了算力基礎設施、智能終端等新需求,為通信企業打開了第二增長曲線。

從內部看,中興通訊正經歷從全連接連接+算力的戰略升級,既要穩住運營商基本盤,又需在AI終端、智算服務器等新領域快速卡位。

在這種背景下發布的Q1報告,既是對過去三個月努力的總結,也是對未來戰略方向的宣誓。中興通訊管理層坦率承認:穩中求進、守正出新是當前的核心基調。既要抓住AI帶來的增量機遇,又要應對毛利率下滑、現金流收緊等現實壓力。這種既要又要的復雜局面,恰恰體現了企業在技術變革期的典型特征。

增長邏輯與利潤困局:AI驅動的雙刃劍

毋庸置疑,中興通訊在Q1營收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三大引擎:

算力基礎設施爆發:智算服務器訂貨占比超60%,全面支持DeepSeek大模型,在電信、教育、醫療等多行業落地;

終端產品創新AI手機與家庭智能化布局初見成效,如努比亞Flip 2內嵌DeepSeek大模型,云電腦銷量突破150萬臺;

政企市場突破:政企業務營收占比超20%,同比增長超100%,成為增長新支柱。

然而,增長與下滑就如同硬幣的一體兩面,利潤下滑的根源同樣與戰略選擇密切相關:

第二曲線業務毛利率較低:算力服務器、AI終端等新興業務尚處投入期,規模效應未完全釋放;

成本壓力陡增:營業成本增速(14.2%)遠超營收增速(7.8%),原材料漲價與產品結構調整雙重沖擊;

現金流吃緊:為搶占AI基礎設施市場,采購支付大幅增加,疊加一年內到期負債激增105%114.7億元,資金鏈承壓明顯。

這樣的糾結不一定是件壞事,至少這一矛盾揭示了一個現實:中興通訊的AI轉型雖打開了增長空間,但短期內仍需為技術研發、市場拓展支付高昂成本。如何在規模擴張與盈利質量間找到平衡,將是其下一階段的關鍵課題。

業務板塊透視:連接、算力、終端的三足鼎立AI、生態與風險防御的三重奏

通信設備與網絡服務(連接領域),中興通訊展現了穩內拓外的雙軌策略:

國內市場:5G-A萬兆網絡、通感一體化技術試點鞏固運營商基本盤;

國際市場: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突破,智能單板與通信大模型推動網絡升級。

算力基礎設施(第二曲線核心)則成為最大亮點:

服務器及存儲營收快速增長,智算服務器占比超60%,與頭部互聯網企業合作深化;

數據中心收入預計增長40%,端到端智算解決方案在多個行業落地。

終端產品(消費電子與家庭場景)AI化布局同樣可圈可點:

AI手機努比亞Flip2”實現全系列內嵌大模型,海外市場推出游戲手機Neo 3系列;

家庭終端四大件(網絡、算力、智能屏、機器人)依托年發貨超1億臺的基礎,加速智能化滲透。

我們看到,三大板塊的協同效應初步顯現,但算力與終端業務仍需時間培育盈利能力。接下來,我們還將看到中興通訊的戰略藍圖,來自于AI、生態與風險防御的三重奏。

AI驅動的戰略升級:以連接+算力為核心,推動通信網絡智能化、算力底座國產化、終端應用場景化。目標將政企業務與第二曲線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構建網、算、端、用一體化生態。

技術研發與生態建設:研發投入聚焦AI大模型、GPU高速互聯等關鍵技術,與全球合作伙伴共建開放生態。當前,智算一體機已支持DeepSeek系列模型,并在多個行業實現商用。

風險應對與未來規劃:針對毛利率壓力,計劃通過自研比例提升、供應鏈優化降低成本;面對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加速亞太、非洲等新興市場布局,同時加強6G技術儲備以應對未來競爭。

不難看出,這一戰略框架既體現了中興通訊的野心:成為AI時代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也暴露出其必須跨越的鴻溝:技術商業化速度能否匹配投入節奏?

管理層的下注:在樂觀與謹慎間尋找平衡

如果說坦誠是最高級的公關,那中興通訊高管團隊的表態,則折射出其對未來的復雜心態:

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直言:“AI是未來3-5年的核心引擎,強調通過四項改變、兩個升級策略,重構網絡智能化與終端生態;

中興通訊財務總監李瑩則保持審慎,指出第二曲線業務毛利率低于傳統業務,需通過規模效應逐步改善;

中興通訊首席運營官謝峻石將希望寄托于政企市場,提出“AI for All”戰略,推動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在求同存異中,公司2025年的經營基調被概括為穩中求進,守正出新。既要抓住AI基礎設施擴容的機遇,又要避免激進擴張帶來的財務風險。當然這種兩手抓的策略,既是無奈之舉,亦是理性選擇。

感受AI弄潮者的成長之痛:三個問題決定中興通訊能走多遠

如果更進一步,以上對中興通訊Q1的表現說明其能走多快,那接下來的三個關鍵點關乎其能走多遠:

毛利率修復:能否通過技術降本、供應鏈優化扭轉毛利率下滑趨勢?管理層提出的自研比例提升能否兌現?

研發轉化效率:每年近60億元的研發投入,能否快速轉化為可商業化的產品?AI大模型在終端、算力場景的落地速度至關重要。

國際市場突破:在歐美市場承壓的背景下,能否在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復制國內政企業務的成功?海外運營商市場份額的提升將是試金石。

如果一定要打分,中興通訊2025Q1報告毫無疑問是一份充滿張力的答卷。它既展現了企業在AI時代的敏捷轉身,也揭示了轉型期的典型陣痛。營收增長印證了戰略方向的正確定,利潤下滑則敲響了成本控制的警鐘。

未來,中興通訊需要在技術創新與商業回報、規模擴張與盈利質量、國內市場深耕與國際風險駕馭之間,找到更精細的平衡點。正如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所言:“AI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對中興通訊而言,這場考試才剛剛開始。能否在AI巨浪中站穩腳跟,不僅取決于技術實力,更考驗其戰略定力與運營智慧。

編 輯:章芳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推薦新聞              
 
人物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動連接的未來
精彩視頻
看見數智福建 2025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媒體探訪活動
在CCBN2025見證百年電視行業新紀元——超高清發展年
飛象趣談第二十四期!全球首款二維半導體芯片“無極”,像保鮮膜一樣薄的未來科技!
專家談|中國信通院果敢:生成式AI發展為人工智能終端注入創新動力
精彩專題
通信產業2024年業績盤點
3·15權益日 | 共筑滿意消費 守護信息通信安全防線
聚焦2025全國兩會
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