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4月28日晚,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前夜,作為大會重要活動之一的“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系列活動在福州拉開帷幕。華為公司以“共筑城市智能體,共贏AI新CITY”為主題,成功舉辦數字中國AI CITY高峰論壇。

AI CITY@城市智能體生態聯盟發起成立
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國家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榮輝,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教授鄭慶華,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院長胡堅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政務一網通軍團CEO楊瑞凱等出席活動。
國家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榮輝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是城市數字化轉型底座的重要基礎能力,數據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基礎燃料,行業應用和典型場景是推動人工智能進化普及的關鍵一環。未來需進一步夯實城市數字化轉型底座、豐富高質量數據供給、創新人工智能+應用,扎實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國家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榮輝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政務一網通軍團CEO楊瑞凱在致辭中提到,AI正從簡單輔助深入到核心系統,從局部優化走向系統級整合,從效率提升走向價值創造。城市作為數字中國建設和人工智能實踐落地的綜合載體,華為與眾多城市密切合作的實踐表明“城市AI+”是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華為會持續打造堅實的數智基礎設施底座、扎實推進人工智能發展戰略,通過技術和場景創新賦能千行百業,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政務一網通軍團CEO 楊瑞凱
人工智能+行動,賦能行業和城市數智化轉型
AI技術加速發展,并向各行各業生產系統快速滲透,促進生產效率提升、管理治理精細化、用戶體驗指數級跨越。政府多次提出要“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AI與產業深度融合”,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教授鄭慶華在題為《人工智能賦能工程科技造福人類》的演講中強調,工程智能是推動科學技術從產業到應用的橋梁,其核心任務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工程領域中的設計、分析、優化、制造等各個環節的效率和智能化的水平。工程智能需要很強的可行性、多學科多專業的集成性、過程可解釋、結果可信可靠,因此工程智能必須建立在數據驅動+知識引導+物理規律三位一體的工程技術之上,從而真正地賦能千行百業。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鄭慶華
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院長胡堅波在題為《智能引領 城市躍變——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前瞻研究》的演講中提及,我國城市當前已邁入全域數字化轉型新階段,需要基礎設施、數據治理、共性能力、場景應用共同驅動,其中作為關鍵技術引擎的新一代AI不斷擴展城市數智化邊界、繁榮城市智能化應用新生態,通過助力構筑自主智能、人機共生的城市智能體,深刻改變著城市的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

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院長胡堅波
城市智能體持續演進,推動智慧城市邁入AI CITY新階段
《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發布一年以來,在算力及AI大模型推動下,城市加速向智能化發展。華為聯合客戶、伙伴共同努力,推進城市智能體持續演進,深度融合AI技術與行業場景,構筑城市智能底座、賦智城市生產生活、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華為公司政務一網通軍團副總裁、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王彬在《共筑城市智能體,共贏AI新CITY》主題演講時表示,AI正重塑城市基因,全面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加速邁向善感知、會思考、有溫度、自進化的智能城市(AI CITY):人工智能技術由工具性支持向自主決策能力跨越式發展,AI從輔助智能變革到自主智能;人機交互技術從物理接觸向多模態感知重大升級,交互方式將從手指交互躍遷到仿生交互;并且人工智能技術深度重構工作流程、重塑人機協作模式,AI將突破人力極限成為超級助理。創新升級的“123N”城市智能體架構,必將加速“AI CITY”落地開花,全面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華為公司政務一網通軍團副總裁、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王彬
武漢作為常住人口1300多萬的“超大城市”,以AI賦能城市高效治理,大步邁向智慧城市新時代。武漢市數據局副局長鄧緒海在題為《數字引領 智能啟航 武漢全域數字化轉型實踐》的演講中介紹,武漢通過建設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和城市運行管理平臺,聚焦城市治理和經濟發展,積極推進超大規模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武漢統籌建設全市“一朵云”,構建數字化轉型基礎支撐;打造城市“一張網”,構建數字化轉型聯接保障;布局智能算力中心,構建華中區域一體化算力基礎設施樞紐。在此基礎上,加快建設全市一體化數字資源管理體系和數據流通利用平臺,大力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未來,武漢將持續探索人工智能在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建設部署武漢城市大模型,推動AI自主參與城市治理和政務服務,擦亮城市名片、邁向AI武漢。

武漢市數據局副局長 鄧緒海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在題為《香港智慧政務的最新發展:AI 賦能公共服務數字轉型》的演講中介紹,香港在城市數字化轉型方面聚焦數字基建、數字政府、數字治理建設,運用AI等科技加快智慧城市發展。在數字基建方面建設政府云端基礎設施、大數據分析平臺、共用區塊鏈平臺、啟用AISC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發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在數字政府方面建設“智方便”、“數碼企業身份”等平臺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在數字治理方面推進人工智能與交通數據分析等系統融合,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
共筑城市智能體,共贏AI新CITY
城市的數智化轉型需要眾多伙伴的共同加入、攜手努力。軟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進在題為《依托城市AI基礎設施,共創城市數智繁榮》的演講中表示,華為提供昇騰智算和AI開發平臺等基礎設施,軟通智慧貢獻行業場景Know-How,雙方強強聯合構建起從算力支撐、大模型底座、能力中樞到業務場景的完整技術棧,打造了一批城市治理、產業園區、城市安全等核心業務領域的智能體,形成“基礎設施+場景深耕”的黃金組合,為城市數智繁榮注入澎湃動力,為共筑 AI 新 CITY 全力以赴。

軟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進
宜興作為城市安全大模型先行先試城區,宜興市大數據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民在分享宜興案例時提到,宜興大數據公司聯合華為和軟通打造的城市安全治理智能體,基于昇騰和鯤鵬算力、盤古和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孵化出“天機鏡”城市安全人工智能大模型,為城市生命線、企業生產安全等各類城市安全場景提供AI賦能。

宜興市大數據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民
以城市數字化、智慧化來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智慧城市管理者、建設者、參與者的共同愿望。作為本次論壇的高潮,在現場眾多嘉賓的見證下,華為聯合武漢、江蘇宜興等創新城區,以及科大訊飛、軟通智慧、華海智匯、拓維信息、南威軟件、奧看科技、敘簡科技、睿呈時代、火石創造、致遠互聯、泛微網絡、依圖科技、今日人才(排名不分先后)等13家合作伙伴,共同發起成立“AI CITY@城市智能體生態聯盟”。聯盟旨在通過新一代城市智能體架構,將AI、數據要素等與行業場景深度融合,加速政務服務智能體、城市治理智能體、產業經濟智能體、政務辦公智能體、城市安全智能體等各類超級Agent的落地應用。同時,攜手有意愿的先進省市區縣聯合創新,助力城市走向AI CITY,打造數字中國創新城市新典范。
在大會的最后,平潭綜合實驗區城發集團,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三方聯合揭牌"城市智能體算力底座——平潭兩岸融合智算中心”。該中心實現全棧自研突破,不僅承載著東南沿海區域規模最大綠色算力標桿的目標,更是城市智能化升級的核心引擎,以自主創新/綠色化/智能化賦能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相互融合,不斷加快構建AI新CITY的步伐。

“城市智能體算力底座——平潭兩岸融合智算中心”揭牌儀式
萬智互聯,加速邁向智能世界。華為期待與更多客戶、伙伴一起,共筑城市智能體,共贏AI新CITY,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