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在2025中國算力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移動、之江實驗室、百度等國內數十家運營商、互聯網企業、芯片廠商、服務器制造商及科研院所,共同啟動智算開放互聯OISA生態共建戰略合作,并發布OISA 2.0協議。此舉標志著我國智算產業在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領域邁出堅實一步,對產業協同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當前,人工智能正引領全球邁入全新發展階段。以大模型為核心的AI技術廣泛滲透至各行各業,激發海量且多樣化的算力需求。伴隨大模型向更高參數、更強能力、更多模態演進,構建由數萬乃至數十萬顆 AI芯片組成的超大規模集群成為全球智算產業發展趨勢。而在超大規模集群中,AI芯片間的高速互聯如同“中央神經系統”,其性能優劣直接決定著整個集群的運行效率,影響AI芯片間高效、智能、低時延的數據交互,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向縱深突破的關鍵瓶頸。因此,主動謀劃并前瞻性定義一套先進、開放的互聯技術架構,對加速AI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保障產品演進能力,提升國際協同合作水平具有戰略意義。
基于對技術演進趨勢的深刻洞察與產業升級需求的積極響應,中國移動踐行“鏈長”的使命擔當,聯合國內互聯網、AI芯片、交換芯片、服務器等領域的頭部力量,凝聚產業共識,歷經多輪研討,共同完成智算芯片開放互聯技術體系的研發,成功打造全向智感互聯架構(Omni-directional Intelligent Sensing Express Architecture,OISA)協議標準。該標準旨在打造一個高效、智能、靈活、開放的AI芯片互聯體系,并具備全方位連接、智能化感知的下一代先進互聯能力。通過實現高效互聯,該體系可支撐超節點智算集群性能的縱向擴展。相較于OISA 1.1版本,OISA 2.0進一步將支持的AI芯片數量提升至1024 張,帶寬突破TB/s 級別,AI芯片互聯時延縮短至數百納秒,為大模型訓練、推理及高性能計算等數據密集型 AI 應用提供有力支撐。
本次發布的OISA 2.0協議具備多個核心技術特征:一是支持原生內存語義,使AI芯片得以跨節點、無障礙地進行數據訪問,極大提升超節點計算任務中的數據流轉效率,為上層AI框架與應用創新提供更廣闊的技術拓展空間;二是創新TLP報文重構技術,可智能聚合處理微小計算事務,提高互聯帶寬利用效率,為大規模集群打造更為流暢、高效的數據傳輸通道;三是支持智能在途感知,實時精準捕捉全域AI芯片互聯狀態,為動態路由、擁塞控制和智能運維提供數據支撐,賦予整個互聯系統“自我感知、自我優化”的智慧特性;四是集合通信硬件加速,將AI訓練中的集合通信等復雜操作,通過專用硬件引擎卸載至交換芯片,實現計算與通信的深度融合與協同加速,為大模型訓練等核心應用場景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
此次生態共建戰略合作將以OISA 2.0協議標準為紐帶,通過構建統一開放的技術平臺,有效激發產業鏈創新活力,是OISA 2.0從技術標準邁向產業實踐的關鍵一步。這不僅標志著我國智算產業鏈核心參與者就共建、共享、共贏的開放互聯技術路線達成高度一致,更將有力推動AI芯片、交換芯片、服務器整機等產品的技術升級與迭代創新,促成從硬件創新到軟件適配、從技術研發到場景應用的全鏈條協同體系,構建良性互動、持續進化的智算產業新生態。
未來,OISA體系將沿著技術突破與生態繁榮的雙軌持續演進。在技術層面,持續突破帶寬、時延與能效極限,兼容多元計算平臺,融合異構芯片、Chiplet、光互連等前沿技術,為后摩爾時代算力增長提供核心支撐;在生態層面,構建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共同體,通過標桿項目促進成果轉化,加速OISA在千行百業實現規模化應用,讓產業各方共享智算技術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