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芯片|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頭條固定一 >> 正文

知錯就改的6G,從“經濟性”開始

2025年9月4日 07:47  CCTIME飛象網  作 者:魏德齡

飛象原創(魏德齡/文)談到5G,客觀地說并沒有預先設想的那般成功。在如今5G已經走向下半場的時刻,當年20Gbps的目標變成了一個難以如愿的PPT假想。賦能千行百業,也僅僅成了工廠龐大生產環節中的對外實驗展示項目。如今定義規劃過程中的6G,正在避免曾經5G經歷的尷尬局面,而這還要從5G的理想與現實談起。

5G的理想與現實

實際上,日常所談論的多少“G”的含義,主要停留在空口上。然而,從1G到4G,所圍繞的重點無疑是手機,逐漸演變為追求單純的速率。可以比喻為通信業鍛造了一把越來越鋒利的刀,最開始可能是一把小刀,最后變成了削鐵如泥的寶刀。但在5G時代,“賦能千行百業”“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樣的口號,也體現出刀的性質變了。

5G引入了切片的方式,以期能夠為不同行業提供專有的網絡資源。但是,由于“刀”的設計慣性問題,業界最終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更像是一把“殺瓜刀”。曾經有一位大學教授這樣形容切片技術,好像是在整齊地分蛋糕,看似自由,但可能有的行業僅僅需要拿勺子挖上一口就夠了,而這卻是技術本身所無法實現的。

最被外界所知曉的莫過于能耗問題,在5G網絡上線初期,甚至出現為了節能需要,而臨時關閉站址的現象。5G單站功耗約為4G單站的2.5-3.5倍,其中AAU功耗增加是5G功耗增加的主要原因。單站滿載近3700W的功耗,也對現網電源、配套設施帶來了升級要求,一個5G站址的全年電費約為1.3萬-2.2萬元。另一方面,在同樣覆蓋范圍內,5G基站數量也要多至4G的1.3-1.4倍,才能實現全面覆蓋。

除了費錢,5G的部分升級目標也與同時代的需求變化發生了錯位。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20Gbps目標,從市場需求來看,用戶對于如此高的網速需求已經基本飽和,他們需要的是更穩定、更優質的網絡體驗,而非單純的速度。于是,無論是設備側升級,還是頻譜資源的劃分,對于當初的目標均已失去動力。

經歷了豐滿的理想,以及骨感的現實,6G正在“知錯就改”。

“經濟性”從部署開始

最明顯的變化便是對于“經濟性”問題的重點關注。

行業正在關注整體效能的最優設計,從而支撐網絡的可持續發展,在關注功能的同時,也更加關注網絡整體效能,在業務研究、整體效能、架構等層面實現端到端打通。避免功能選項堆疊式增加,系統設計加強跨界、跨域、跨層的至簡協同。

在未來6G的初期部署上,業界也認為需要吸取5G元年的部署經驗,不再分為NSA、SA進行,而是全部采用6G獨立組網,從而加速創造新營收機遇,并推動創新服務的交付。從4G向5G⽹絡過渡的經驗來看,5G向6G遷移的相關決策可能會影響多個3GPP標準版本中6G特性的實施以及部署難易度。在5G向6G⽹絡遷移的過程中,應避免生態系統碎⽚化以及由此在市場上帶來的混淆,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利⽤⽹絡運營商、基礎設施供應商和技術提供商的有限資源,同時滿⾜3GPP生態系統不斷演進的需求。

與此同時,6G需要依托現有的5G部署,利⽤⾜夠多的頻譜來滿⾜⽤戶對更⾼吞吐量的期待,并⽀撐對⾼吞吐量有需求的⾼級服務和新興⽤例。因此,與4G向5G的演進相似,過去⼏代技術及其占⽤的頻譜,將繼續在6G部署和增強6G⽤戶體驗⽅⾯發揮重要作⽤。

根據下⼀代移動⽹絡聯盟在其6G⽴場聲明中確⽴的⼀項指導原則,6G不應強制要求5G RAN基礎設施進⾏硬件更新。5G向6G的遷移路徑應盡可能⽀持基礎設施復⽤,包括軟件、硬件和射頻系統,以降低部署成本。例如,運營商可能希望現有5G頻段中的射頻單元(RU)能夠在6G中繼續使⽤,并且5G和6G共⽤頻段中的RU能夠共享前傳接⼝。硬件池應⽀持5G和6G的資源復⽤,并適配6G演進所需的新要素,例如計算資源和專⽤射頻基帶。

這也意味著對于6G網絡而言,RAN側的解耦合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能力。同時也利于AI能力在RAN上的嵌入。目前vRAN方案正在占據上風,原因在于采用透明協議,支持云原生和功能升級。很多展示案例中,均在通過vRAN來為RAN側引入具備智能管控能耗的軟件,以期解決被長期關注的經濟性問題。

另外,與1G至5G時代的大規模部署不同,已經有業內人士提出了6G不再需要全面部署的觀點。峰值速率正在成為小眾場景,通過部署Wi-Fi或專網同樣可以滿足這類特定需求,6G需要更加面向大眾在網絡使用中的剛需,并做到對多頻段的有效利用,讓生產與生活中的使用并行不悖。

AI是理想也是解題思路

甚至對于AI這樣一個理想目標型方向,6G也期待其能夠成為關于經濟性問題的解題思路。通過AI的引入將使網絡變得更具預測性與響應性,使系統能夠以盡可能小的功耗運行,從而實現端到端系統運行效率的全面提升。

從內部架構開始,AI將實現與6G的融合,成為內生能力,兩者將會實現雙向價值賦能。AI功能既能提供面向網絡自身的運行和運維,也能面向用戶或對外提供AI服務能力。例如,利用AI技術提高網絡的性能、效率、可擴展性和智能化水平,或靈活高效地共享RAN側AI功能和基礎資源,通過云端邊協同提升服務。

簡單來說,AI不僅有望幫助運營商省錢,還能提供賺錢的能力,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像是內置于RAN側的AI,可以為用戶提供更低時延的AI算力支持,對于工廠這類場景而言,還能將企業數據的運算保留在本地,對于個人來說,也能獲得響應更快的AI服務。

6G正在從5G“順水推舟”的理想主義中汲取教訓,轉而擁抱更為實際、更具經濟性的策略。面對5G的問題選擇知錯就改,用一把集合了AI、更具經濟性的瑞士軍刀,試圖成為面向更多人的趁手工具。

編 輯:魏德齡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推薦新聞              
 
人物
中國電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視頻
聯想集團陳振寬:聚焦AI三大主線,以全棧AI能力布局,推動算力產業與智能化轉型
華為周躍峰:打破數據孤島,提升數據基礎設施核心價值,賦能AI發展
中國鐵塔劉國鋒:筑牢算網底座,完善算力供給,賦能數字未來
中國廣電曾慶軍:算網融合賦能廣電發展
精彩專題
2025中國算力大會
ICT產業2025年中業績盤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
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