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沭陽縣潼陽鎮的農田上空,宿遷移動的無人機正按預設路線自動巡航,搭載的高清攝像頭精準捕捉火點并實時回傳信息至指揮中心,這一變化徹底改變了以往依靠人力地面巡查、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的秸稈焚燒監管模式,而這正是宿遷移動深度布局低空經濟、賦能千行百業的生動縮影。
隨著國家及地方層面對低空經濟戰略布局的持續深化,這一被譽為“萬億級新賽道”的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力量與低空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宿遷移動憑借強大的5G技術優勢率先駛入這片“低空藍海”。目前宿遷已建成超6300多個5G基站,為精準支撐低空飛行需求,宿遷移動在主城區如金鷹廣場、寶龍廣場等進行了專項網絡優化,重點增強低空空域的通信質量。
針對低空經濟發展中普遍存在的監管、能效與成本難題,宿遷移動創新構建了“1+1+1+N”端到端解決方案。該方案以一張覆蓋率達99%的4.9G低空專網和5個具備超遠感知、精準定位的5G-A通感基站筑牢數字底座,通過“哈勃一號”機載終端與智慧方艙提供智能硬件支撐,依托自研的“蘇移凌云”平臺實現低空活動的統一智能調度與事件預警,最終在交通、城管、消防、農林、景區等27個場景落地應用,形成高效“5分鐘監管圈”。這一方案已在實踐中展現出顯著效能。交通事故處理中,無人機構建空天地協同體系,5分鐘抵達現場處置事故,精準抓拍違法行為;南水北調工程巡線啟用蘇移凌云平臺,無人機全天候自動巡檢泵站與管道,異常情況即時響應;駱馬湖沿線,無人機實時監測客流與危險區域,遇人員進入危險區自動報警,有效降低安全風險。這些領域的成功應用,不僅讓“5分鐘監管圈”從概念變為現實,更以“一飛多用”的模式彰顯了低空經濟與數字技術融合的強大生命力,為更多行業的效率革新提供了可復制的范例。
低空經濟風起云涌,宿遷移動將以低空應用在載體,持續提升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和低空信息服務水平,全力助推生產、生活、社會治理方式數智化轉型,為宿遷乃至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的數字動能。 
(徐陽威 程超 沈彩鳳 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