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2025中國算力大會主論壇上,國家超算互聯網與七城算力中心“算力互聯互通接入儀式”順利舉行。隨著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青島“海之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萬達開先進計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國家超算互聯網所連接的骨干節點型算力中心已突破30家,聯合體成員數量更突破200大關。
武漢市數據局副局長薛童、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先進計算分公司總經理余艷紅,青島市嶗山區工信局局長胡苗苗,達州市數據局副局長龐均,湖北點軍工業園區管委會副書記、主任余恒,長沙軟件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勁舟,蕪湖一體化智算中心主任羅陽陽,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出席接入儀式。

圖說:接入儀式現場
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為理念的“超算互聯網標準體系”建設再次按下加速鍵,一體化算力網的高質量發展,其凝聚的覆蓋全國的創新引擎,將進一步激發新質生產力在普惠、民生、產業、科技層面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在接入儀式期間,向與會嘉賓分享了超算互聯網最新建設情況,他指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構建重心,已經由數字基礎設施布局,轉為建用并重、以用促建,國家超算互聯網正式上線以來積累的成功經驗,可成為其它算網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參考:
資源池化與調度能力:通過高效的資源池管理和跨域算力調度,顯著提升算力利用效率。2024年,平臺累計調度提供百億核時算力,入網算力中心資源利用率平均提升40%。
異構融合能力:依托國產深算智能加速卡,超算互聯網實現了高精度與低精度算力流暢協同,可為科學計算、仿真計算、智能計算等典型場景,提供1600+應用軟件、600+熱門開源大模型、70+SaaS平臺等豐富服務。
算力+應用一體化交付能力:通過封裝用戶常用軟件、模型、算法,實現同一賬戶隨時隨地、即開即用,且支持百萬級用戶的穩定并發。平臺現已吸引64萬+用戶注冊,日均處理作業數25萬+,單日處理作業峰值突破100萬個,平臺月均訪問量突破1100萬次。
運維標準化能力: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主導建設了涵蓋資源層、調度層、能力層、服務層的“超算互聯網標準體系”,形成了“建、用、評”的完整生態閉環。目前,平臺重點推動的七個關鍵標準中5個已正式發布,2個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圖說: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
2025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我國將建立較為完備的算力互聯互通標準、標識和規則體系;到2028年,基本實現全國公共算力標準化互聯,逐步形成具備智能感知、實時發現、隨需獲取的算力互聯網。而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作為這一目標的重要實踐場,正在加速構建技術先進、模式創新、服務優質、生態完善的體系化創新布局。
目前,超算互聯網已入選國家數據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并入圍工業和信息化部算力強基揭榜行動,隨著用戶數、應用數、任務數、算力調度規模再創新高,超算互聯網正成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