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海外AI模型迭代、云服務與硬件需求、上層應用共振式爆發。國內受限于市場環境展現出不同特征,B端企業數據治理基礎相對薄弱,商業化聚焦于Pre-AI階段與垂直場景降本增效;C端市場在互聯網巨頭主導下目前仍以免費為主,但以圖片編輯、視頻生成為代表的內容創作產品通過出海已實現了一定商業化價值,建議關注:1)Pre-AI的收入率先落地,推薦OA+ERP環節。2)部分細分垂直場景AI收入更快。3)本地推理逐步起量。
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
海外AI商業化路徑清晰,模型迭代與應用爆發共振
近年來,海外頭部模型持續迭代,多模態、長文本及代碼能力屢創新高。應用層隨之迎來爆發式增長,ChatGPT等代表性應用的MAU增速遠超傳統軟件的增長曲線。同時,模型廠商與應用廠商的ARR均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商業模式已得到初步驗證。
AI時代海外科技巨頭營收超額增長,軟硬協同發展
AI時代下北美科技企業營收較宏觀經濟及其他行業呈現出明顯超額增長。硬件端算力產業鏈持續受益;云廠商Capex及云業務收入加速反映AI帶來強勁需求;軟件側,B端垂直應用場景商業化更快,C端企業多將AI應用于提升產品性能或降低成本。
Pre-AI+場景交付在國內B端率先落地
鑒于國內企業數據治理基礎相對薄弱,AI商業化路徑首先體現在Pre-AI階段。同時,在HR、財稅等具有明確降本增效需求的垂直場景,AI應用已快速落地并產生收入。
國內C端AI市場由大廠主導,出海企業商業化更快
國內大廠廣泛布局多模態、Agent、AI編程等泛C端AI應用,且受用戶付費習慣影響多采取免費模式以搶占市場。整體而言,當前率先實現商業化的企業多面向海外市場,且以圖像編輯、視頻生成產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