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晚間,至純科技(603690)發布了2025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6.08億元,同比增長5.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31.87萬元。公司持續深耕半導體制造全周期服務,電子材料業務收入實現同比約146%的大幅增長。在高強度研發投入的推動下,至純科技在多項關鍵技術上突破,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持續助力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與安全穩定。
電子材料業務強勁增長,加速布局半導體全周期服務
今年上半年,至純科技持續深化電子材料領域的戰略布局,大宗氣體站業務拓展進展顯著。2022年初,由公司自主投資并設計建設的國內首座完全國產化、支持28納米制程的12英寸晶圓大宗氣體工廠已實現指標全面達標與持續穩定運行,成功打破國際供應商在半導體級大宗氣體領域的長期壟斷,實現了該制程節點國內大宗氣站自主零的突破。憑借這一先發優勢,公司第二座服務于12英寸晶圓量產線的大宗氣站已于2024年投入運營。隨著客戶產能逐步爬升,該氣站將為公司帶來持續且可觀的營業收入。2024年上半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電子材料業務分別實現收入0.54億元和1.33億元,同比增長約146%,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依托二十余年在氣體零部件及氣路模塊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至純科技同時積極拓展面向核心終端用戶與設備廠商的半導體核心零部件業務。報告期內,公司TGM(氣體管理)和TCM(化學品管理)駐廠服務正有序推進,為FAB廠提供綜合服務解決方案;部分腔體部件清洗業務已通過客戶驗證,并進入批量供應階段。至純科技表示,這些業務均源于長期客戶基于信任的需求導入。通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專業服務,至純科技不僅增強了抵御行業周期性波動的能力,也實現了更具韌性的營收增長和可持續發展路徑。
持續提升創新發展能力,技術成就邁向國際新里程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及上海產業技術創新促進會理事單位,至純科技始終將創新作為發展戰略核心,持續推動經營戰略、工藝技術、產品研發與組織管理的全面創新。2017年上市之初,公司就明確提出要通過大力投入研發與提升產能建設,以匹配業務的高速增長。上市至今,至純科技累計研發投入已達18.48億元,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已有九家企業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其中八家為“專精特新”企業,一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公司堅持2005年開始提出的LAB2FAB®戰略,投入研發滿足用戶在創新領域的各種對于裝備和工藝系統的需求。在高純工藝系統領域已經形成從研發、設計、制造到完整供應鏈的較強競爭優勢。2016-2024年中國大陸主流12寸晶圓廠41次特氣中標結果中,公司市占率達48.8%,化學品設備及系統的市占率超過30%。制程設備方面,公司12英寸單片濕法清洗設備和槽式濕法設備將有效代表本土品牌參與到中國大陸高端清洗設備市場的競爭,是國內能提供到28納米制程節點全部濕法工藝的本土供應商。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申請專利達865件,其中包括356件發明專利和23件PCT國際申請;已獲授權專利615件,含發明專利194件。此外,公司還擁有軟件著作權185件、注冊商標163件。
此外,公司積極布局國際專利,產品與技術屢獲權威認可。今年上半年,公司取得一件針對槽式清洗設備SPM酸洗工藝的美國專利授權;單片式濕法清洗設備S300榮獲“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證書”;12英寸集成電路單片式高溫硫酸清洗設備質量攻關項目獲上海市重點產品質量攻關成果二等獎;子公司合肥至微半導體成功獲評合肥市“無廢工廠”。公司憑借卓越的產業表現入選“2024年上海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并經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評定,躋身本市集成電路設備業(本土)銷售前五強。持續研發投入下,公司專利成果與榮譽正持續不斷獲得豐收。
立足創新推動自主可控 降本增效夯實長期價值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市場,正積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與供應鏈自主可控。至純科技始終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在半導體設備與材料領域實現了多項關鍵突破,成功打破國外廠商長期壟斷的局面,為產業鏈安全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通過構建“工藝—設備—材料”三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公司不僅實現了多項技術裝備的國產化從零到一的跨越,更在復雜國際形勢下展現出卓越的供應鏈韌性與持續服務能力。尤其過去一段時間,我國在在關鍵零部件方面海外采購受政策管制。對此,至純科技早在幾年前前瞻性地開啟布局國產供應鏈,目標90%設備供應鏈實現自主可控。目前,公司已建立的完備的備貨體系和技術儲備,能夠有效應對外界干擾,為產業用戶持續提供高質量服務。
公司的產品與服務持續完善,在泛半導體領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與信譽,積累了一批涵蓋集成電路制造、先進封裝、特色工藝等領域的頭部客戶與戰略合作伙伴。通過與這些行業龍頭的深度綁定與協同創新,至純科技不僅實現了自身業務的跨越式發展,更在關鍵設備與材料環節為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與安全穩定提供了堅實助力,有力地推動了整個產業的國產化進程與技術升級。截至報告期,公司在手訂單共134.14億元(含長期訂單),除去長期訂單,在手訂單為50.5億,在手訂單中泛半導體行業在手訂單占比94.72%,其中集成電路領域占比85.3%,服務于12英寸集成電路客戶占比達89.1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公司管理層也制定了切實計劃進行降本增效。在運營管理方面,公司著重提升經營性現金流,通過調整資源分配和強化應收賬款回收措施,努力為投資者創造穿越周期的長期回報。截止至報告期末,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的公司前十大客戶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的期后回款比例分別為38.38%、70.92%和88.51%。;2025年上半年現金收入比維持在0.95的健康水平。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深刻變革、中國持續推進供應鏈自主可控的背景下,至純科技正持續深耕半導體制造全周期服務,積極把握國產替代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與技術競爭新態勢,至純科技通過整合技術資源、拓展產品矩陣、突破關鍵工藝,不斷提升在高端裝備與先進材料領域的核心技術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參與國家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進程,為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韌性與安全持續注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