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云計算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是人工智能深度賦能實體行業的必要基座。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云計算藍皮書(2025 年)》指出,過去一年,隨著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促進云計算煥發新質的同時,也正加速推進全球云戰略布局與產業智能化發展。
Gartner 數據顯示,2024 年以 IaaS、PaaS、SaaS 為代表的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達6929億美元,同比增速 20.3%。未來幾年,隨著AI 模型訓練對IaaS消費的拉動,以及應用類模型服務在 SaaS 側不斷完善,對云計算的需求持續增加,預計到 2030 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接近2 萬億美元。
我國云計算在此過程中也保持著高速增長。2024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8288 億元,同比增長34.4%,保持較高增速,以云為基座的數智市場格局已經形成。隨著量子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與云計算的融合革新,云計算的邊界將進一步擴展,預計到 2030 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3 萬億元。
云計算技術持續深度融合
成為智能化創新發展的引擎
隨著各國加速推進云計算戰略,云計算技術不斷迭代升級,不僅構筑起支撐各類智能新技術創新發展的關鍵基石,更是憑借強大的算力與廣泛的兼容性,與眾多領域深度交融,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技術發展方向,極大地拓展了智能應用的邊界,重塑各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格局。《云計算藍皮書(2025 年)》強調,當前,云計算技術持續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智能化創新發展的引擎。
基礎設施層面,一云多算聚焦“云+人工智能”協同發展的需求,實現一個云平臺對多種算力資源高效協同調度、管理和數據打通。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企業催生出多元化的業務場景,多種算力難協同、數據分散難治理等技術難點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一云多算應運而生。它是指通過云的彈性按需的能力,憑借集約化的服務模式和運營體系,以“一朵云”的方式將智能算力、高性能算力、通用算力等多種資源池融合,提供統一調度、管理、運維運營等操作的技術能力。
運行安全層面,云+應用運行安全備受關注,面向業務構建監管控一體化的運行安全保障能力漸成趨勢。近年來,隨著企業云化轉型的持續深化,云+應用運行的穩定性愈發重要,確保業務連續性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保護業務穩定安全運行,需要實現從應用、云平臺到基礎設施的全面技術貫通和責任共擔,建立監控共享、統一管理、同步處置的云+應用運行安全保障能力。
優化治理層面,云卓越架構助力企業,圍繞上云應用場景搭建云計算藍皮書(2025 年)10適配的云上架構,充分釋放云計算的業務價值。Flexera《2024年云現狀調查報告》顯示,75%以上的企業在云成本管理、資源治理、安全合規等方面面臨挑戰。云卓越架構是云服務商基于企業上云用云經驗形成的最佳實踐,聚焦安全、穩定、運營、成本、性能五大維度,保障企業上云用云業務價值充分釋放。
行業應用層面,行業云平臺正與 AI 深度融合,如同行業智能應用的強力孵化器,加速向 AI 行業云的進階蛻變。當前,傳統行業智能化升級仍面臨設備及系統間數據未打通、場景復雜未形成規模復制推廣等挑戰。行業云平臺作為破局關鍵樞紐,向下提供行業算力服務和統一開發,向上沉淀垂直領域業務知識,能夠破解AI 技術與傳統行業業務場景深度融合的壁壘,加速AI+行業發展,釋放新舊動能轉換的乘數效應。當前,行業云平臺在產品升級、生態拓展、持續運營等方面呈現出新變化。
互聯互通層面,算力互聯網成為企業“上云用算”的核心要素,有力支撐靈活、可擴展的算力服務生態體系構建。人工智能時代,大模型訓推、邊緣計算等任務式應用爆發,驅動分布式算力調度需求激增。各類算力服務商積極參與算力互聯網技術創新,構建算力標準化、服務化的大市場和算力相互連接、靈活調用的一張邏輯上的網。
我國云計算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AI 云成為廠商破局關鍵
從整體來看,我國云計算市場保持較高增長態勢。據中國信通院統計,2024 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8288 億元,較2023 年增長34.4%,仍保持較高增長速度,標志著以云計算為基座的數智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 6216 億元,同比增長36.6%;私有云市場規模 2072 億元,同比增長 29.3%。隨著量子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與云計算的融合革新,云計算的市場邊界將進一步擴展,預計在“十五五”期間仍保持 20%以上的增長,到2030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3 萬億元。
從細分領域來看,智算服務和智能體是IaaS 和SaaS 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增量方面,2024 年我國公有云IaaS 市場規模達4201億元,同比增長超 800 億元,其中智能算力服務需求成為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增速方面,我國公有云 SaaS 市場率先實現增長反彈,企業級應用的裂變及智能體的爆發推動市場增長率由23.1%上漲至68.2%,隨著 AI 云基礎設施支撐及 AI 云應用場景落地,預計未來3-5 年將形成“技術+生態”雙輪驅動格局。此外,公有云PaaS增長相對較弱,但也受 AI 開發平臺和出海業務推動,2024 年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
從廠商層面來看,頭部格局基本形成,中腰部廠商試圖借助細分領域打破格局。據中國信通院調查統計,阿里云、天翼云、移動云、華為云、騰訊云占據中國公有云 IaaS 市場份額前五3;公有云PaaS 方面4,阿里云、百度云、華為云、騰訊云、天翼云、移動云處于領先地位。頭部廠商通過在 AI 云布局上的先發優勢拉開差距,中腰部廠商保持積極追趕態勢。為打破市場格局,中腰部廠商通過深化垂直行業 AI 云、聚焦 AI 提升的高性能計算場景,發展云生態聯合,服務企業出海業務等差異化戰略在細分領域打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