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原創(高靖宇/文)在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光電技術作為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石,正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通信等領域的顛覆性變革。第26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中國光博會)將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覆蓋最廣的光電盛會,本屆展會將匯聚超3800家企業,展示從材料、器件、設備到系統解決方案的全鏈條創新成果,為光電產業與下游應用注入強勁動能。

雙展聯動,構建產業協同新生態
本屆CIOE光博會的一大亮點是與“SEMI-e深圳國際半導體展暨2025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展”同期聯動舉辦。雙展融合規模突破30萬平方米,吸引5000余家展商同臺競技,預計接待專業觀眾超16萬人次。此舉不僅實現了“光電子+半導體”在展覽內容上的深度互補,更在產業生態層面推動了兩大領域在技術、市場與資本層面的協同創新。
展會以“IC設計與應用”“IC制造與供應鏈”“化合物半導體”為核心主題,聚焦半導體材料、先進制程、封裝測試以及光電芯片等關鍵環節,旨在打通從光電子到半導體的技術壁壘,構建跨行業、跨領域的創新合作網絡,為中國在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智能傳感等戰略方向提供更堅實的產業基礎。
聚焦前沿賽道,產業升級浪潮來襲
作為洞察全球光電技術演進趨勢的重要窗口,本屆CIOE光博會聚焦多條前沿賽道,清晰勾勒出產業升級路徑。
光通信領域正迎來以AI算力需求為核心的技術跨越。隨著大模型訓練、推理應用爆發式增長,超大數據中心內部及數據中心間流量呈指數級攀升,傳統可插拔光模塊在速率、功耗和密度上面臨瓶頸。在此背景下,800G光模塊正在全球大型數據中心加速部署,成為當前業界的量產主流。與此同時,隨著1.6T光模塊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預計需求將在2026年出現快速增長,為下一代智算集群提供關鍵網絡支撐。此次光博會,多廠商攜高速光模塊產品亮相。
激光技術作為現代高端制造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工業格局。從精密加工到智能裝備,從醫療健康到新能源領域,激光技術的創新應用不斷突破傳統制造的邊界,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本展會將集中展示材料、激光器、激光加工及自動化設備等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幫助下游應用領域挖掘激光行業新應用及新需求。此外,展會現場還將展示大量智能制造設備、軟件、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相關產品和技術方案,充分體現“光智造”優勢,助推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
在“場景延伸+技術更新”雙驅動下,新型顯示技術正加速產業化,邁向產業鏈協同創新。Micro-LED、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憑借全固態、自發光、節能省電、響應速度快、柔性顯示等諸多優點,深度賦能消費電子、智能汽車、AR/VR、安防監控、智能穿戴等應用場景,成為驅動全球產業智能化升級的關鍵力量。此次展會將以顯示面板/模組為核心,協同展示顯示材料、顯示制造裝備等行業領域產品,助力挖掘消費終端、智能汽車、先進制造、AR&VR等應用領域的新需求。
這些趨勢不僅勾勒出光電產業的演進路徑,更揭示了技術融合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八大主題展區+十大特色專區,打通技術與場景應用閉環
為系統呈現光電產業的完整脈絡,本屆CIOE設立八大主題展區,包括信息通信、精密光學、攝像頭技術及應用、激光技術及智能制造、紅外技術及應用、智能傳感、新型顯示、光電子創新展,實現從基礎元件到終端應用的全面覆蓋。

更值得關注的是,組委會精心打造了十大特色專區,以“技術-場景”聯動為核心,推動光電技術與現實需求精準對接。
作為中國光電領域“產學研用”高效對接的核心平臺,本屆光博會吸引了中科院長春光學精機與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等機構,帶來紫外光刻機、紫外光通信系統、衛星激光通信終端、無人機反制系統、單站式真空精密智能模壓機、激光器長壽命監測系統等前沿技術,助力技術從實驗室快速走向市場應用。

毋庸置疑,第26屆光博會依然會是未來一年整個光電產業的世界風向標,屆時飛象網將親赴展會現場報道,歡迎持續關注,第一時間了解CIOE光博會最新動態。